
神驗胎動方
SHEN YAN TAI DONG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10.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驗胎動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化瘀,養血調經: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之效。對於懷孕期間因氣血不足或瘀血阻滯導致胎動不安、胎兒發育不良等症狀,當歸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的作用。
- 滋陰養血,安胎保胎:當歸還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改善孕婦血虛、氣虛、陰虛等症狀,進而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防止流產或早產。
總之,當歸在神驗胎動方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滋陰養血、安胎保胎的作用,是重要的藥材之一。
神驗胎動方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孕婦若因氣血瘀滯導致胎動不安,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使胎兒安穩。
二、溫經散寒,安胎止嘔:川芎亦能溫經散寒,對於孕婦因寒邪入侵而出現的胎動不安、嘔吐等症狀,可起到溫陽散寒、安胎止嘔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驗胎動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以「胎動不安」為核心,主治範圍涵蓋 妊娠、產後、外傷出血三大類病症,體現中醫「異病同治」思維。其功效特點如下:
妊娠相關病症
- 安胎止痛:主治胎動腹痛、妊娠傷胎(如碰撞後胎氣受損),緩解疼痛與出血,防止流產。
- 處理死胎:能促使「子死腹中」排出,並化解因此導致的「血上心腹滿」(瘀血停滯之劇痛)。
- 兼治妊娠重症:如口噤暈厥、傷寒樣發熱(可能為古代對妊娠合併感染的描述),反映其調和營衛、疏通氣血之效。
產後與血虛證
- 惡露不絕:通過活血引血歸經,改善產後瘀血阻滯或血崩。
- 血暈急救:針對產後、外傷失血過多之昏厥,具備「急救醒神」作用,可能與改善腦部供血有關。
外傷與血證
- 金瘡跌打:治療外傷出血或內傷瘀血,如吐血、脈絡損傷,彰顯其「活血兼止血」雙向調節特性。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分析
當歸(6分)
- 性味甘辛溫,主入肝、心、脾經。
- 養血活血:當歸補血而不滯血,適用於血虛兼瘀之證,如產後惡露不絕或妊娠血瘀腹痛。
- 調經止痛:其揮發油成分(如藁本內酯)可抑制子宮痙攣,緩解胎動腹痛。
芎藭(川芎,4分)
- 性味辛溫,主入肝、膽、心包經。
- 祛瘀行氣:川芎為「血中氣藥」,能推動氣血運行,解決「血上心腹滿」之瘀阻,亦助死胎排出。
- 上行頭目:改善血暈、頭痛、眩暈,可能與其擴張腦血管作用相關。
配伍邏輯
- 當歸+川芎:形成「養血-行血」協同體系。
- 當歸補血奠定物質基礎,川芎行氣活血促進血行,二者比例(6:4)側重補血兼顧疏通,符合「胎動不安多因血虛夾瘀」的病機。
- 此組合(後世稱「佛手散」)能調節子宮平滑肌,既可安胎(抑制異常收縮),亦可催產(促進死胎排出),展現雙向調節作用。
治療原理推測
- 改善子宮血流:
- 當歸多糖與川芎嗪可增強微循環,增加胎盤血流,緩解胎兒缺氧,此機制解釋其安胎與急救死胎的雙重效果。
- 調節凝血功能:
- 當歸抗血小板聚集(防止過度瘀阻),川芎抑制血栓形成,二者協同避免出血與瘀血並存之矛盾(如產後惡露不絕)。
- 鎮痛與抗炎:
- 兩藥共有的揮發油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子宮炎性疼痛(妊娠碰撞後腹痛)。
加酒煎煮意義
- 酒為引經藥,增強活血效力,助藥勢快速通達經絡,尤其針對「血上心腹」之急症,符合「如湯沃雪」的迅速緩解描述。
總結
此方以簡馭繁,透過養血活血、氣血雙調,處理「血虛瘀滯」核心病機,適應證廣泛而機動。其原理結合:
- 動靜平衡(當歸守血,川芎行血)
- 標本兼顧(補血治本,祛瘀治標)
展現古代對婦科血證的深刻理解與用藥精準度。
傳統服藥法
當歸6分,芎藭4分。
養血活血,祛瘀止痛,安胎止痛,調益營衛,引血歸經。
上切。
以水4升,酒3升半,煮取3升,分3服。若胎死即出。血上心腹滿者,如湯沃雪。
芎藭散(《聖濟總錄》卷一五五)、當歸湯(《聖濟總錄》卷一五九)、佛手散(《本事方》卷十)、琥珀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三)、聖功川芎湯(《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七)、催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驗胎動方, 出處:《張文仲方》引《徐王效方》(見《外台》卷三十三)。 組成:當歸6分,川芎4分。 主治:養血活血,祛瘀止痛,安胎止痛,調益營衛,引血歸經。主治:妊娠傷胎,胎動不安,腹痛出血,或子死腹中,及産後血虛,惡露不絕,血崩;金瘡跌打損傷失血過多,血暈。妊娠腹痛不可忍;及子死腹中血氣不清。妊孕五七月,因事築磕著胎,疼痛不止,口噤欲絕,眩暈耳鳴,不省人事,胸膈不快,惡心嘔逆,頭痛發熱,如傷寒證者。崩中、金瘡、拔牙去血過多,昏暈欲倒者。諸疾氣血虛羸,短氣,面體少色,心忪驚悸,虛煩汗出,時發寒熱,倦久無力。産後瘀血停積,阻礙新血,不得歸經,腹痛拒按。失血湧吐。因飽食用力,或因持重努傷脈絡,並治跌撲墮打而傷脈絡,令人大吐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