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安丹中加入附子,乃因其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
附子性溫,味辛甘,入心、腎、脾經,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保安丹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而附子溫陽散寒之力,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從而止痛、止嘔、止瀉,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附子還具有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寒邪侵襲心陽,導致呼吸微弱、脈微欲絕等危重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保安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活血,改善氣色: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保安丹作為一款滋補強壯、改善面色氣色的中藥方劑,加入當歸可有效改善氣血不足,使面色紅潤,精神飽滿。
二、 調和藥性,協同功效: 保安丹中通常會加入多種中藥材,而當歸藥性平和,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單味藥物過於偏燥或偏寒,使藥性更趨於平衡,達到更好的療效。
保安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保安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引起的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陳皮能理氣降逆,和胃止嘔,輔助其他藥物改善胃腸功能,增強療效。
2. 行氣消滯:陳皮還能疏肝理氣,行氣消滯。保安丹中常搭配其他具有消食化滯作用的藥物,如山楂、麥芽等,陳皮的加入能增強這些藥物的功效,促進消化,改善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
保安丹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胃、散寒止嘔、回陽通脈之效。保安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乾薑的溫中散寒之性,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進而達到止瀉止嘔的作用。同時,乾薑亦可溫通血脈,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等症狀。
保安丹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其辛溫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在保安丹中,花椒可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溫陽散寒、止痛止癢的作用,用於治療寒邪侵襲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牙痛、口舌生瘡等症。
此外,花椒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溫陽散寒、止痛止癢的效果發揮。
保安丹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其行氣化濕、燥濕止瀉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理氣健脾、燥濕止瀉的整體療效。
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燥濕止瀉,對於脾胃氣滯、濕邪內阻所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在保安丹中,厚朴與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陳皮等共同作用,能調理脾胃運化功能,消除積滯,緩解腹瀉,達到保肝護脾、健脾止瀉的功效。
保安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藥性。吳茱萸味辛、性溫,入肝、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效,可有效改善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胃脘疼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此外,吳茱萸還能理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吳茱萸的加入,在保安丹中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患者的胃腸不適。
保安丹方劑中含有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殺菌止癢: 硫磺具有殺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皮膚真菌的生長,並能促進角質剝落,有效治療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保安丹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硫磺的加入正是為了發揮其殺菌止癢功效。
- 祛風止痛: 硫磺性溫燥,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能夠緩解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保安丹中含有其他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功效的中藥,硫磺的加入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止痛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安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脾無虛滑」及「久患瀉,服藥未效,日夜不止」,兼治「臍腹冷疼」與「一切氣刺、氣痛」。其核心病機為脾腎陽虛,導致運化失司、寒凝氣滯。以下分述:
- 久瀉滑脫:因脾陽不足,升降失權,水穀不化而下利;久而傷腎陽,命門火衰,固攝無力,故瀉痢日夜不止。
- 臍腹冷痛:陰寒內盛,陽氣不達,經脈拘急,故痛而喜溫。
- 氣滯作痛:寒凝則氣血不通,或肝胃氣機不暢,引發「氣刺」(如針刺樣痛)、「氣痛」(脹悶絞痛)。
此方特色在於溫補脾腎為主,佐以行氣導滯,標本兼治瀉痢與氣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溫補命門,散寒止瀉:
- 炮附子、炮乾薑:大熱之品,溫脾腎之陽,散中下焦沉寒,為治「陰寒內盛」之要藥。
- 舶上硫黃:補火助陽,《本草綱目》載其「主虛寒久痢滑泄」,直入命門,增強固攝之力。
調氣和中,除濕降逆:
- 厚朴、陳皮:苦溫燥濕,行氣寬中,化解寒濕阻遏氣機之腹脹、嘔逆。
- 吳茱萸、蜀椒:辛熱走竄,暖肝溫胃,降濁陰上逆之氣,兼止「氣刺」疼痛。
養血調營,防燥傷陰:
- 當歸:辛甘溫潤,養血活血,制諸藥燥烈之性,兼緩寒凝所致血滯。
配伍巧思:
- 米醋和劑:酸收斂腸,助止瀉;醋性溫,協同藥力散寒。
- 白麵煨製:緩和藥性,顧護脾胃,避免燥熱傷胃。
服法內涵:
- 生薑鹽湯送服:生薑溫中散寒,鹽引藥入腎,專治氣滯寒痛。
- 米飲送服:米湯益胃氣,助藥力固澀,適用於虛性瀉痢。
總結原理:
此方以溫陽固脫為本,行氣化滯為輔,針對「陽虛寒盛」之瀉痢與氣痛。硫黃與附子協同補火,乾薑、吳茱萸溫中降逆,厚朴、陳皮調氣機,當歸調和營血,共奏**「暖臟腑、行滯氣、止滑脫」**之效。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1兩,當歸1兩,陳皮(去白)1兩,乾薑(炮)1兩,蜀椒(去子)半兩,厚朴(去皮,以薑汁炙令香熟)半兩,吳茱萸半兩,舶上硫黃1分(另研至細)。上為細末,硫黃末和勻,以米醋和作劑,分為兩團,別用白麵半斤裹藥令勻,如燒餅法,煨令面熟為度,杵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患一切氣痛及宿酒食不消,炒生薑鹽湯送下20丸;如患瀉痢,米飲送下。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安丹, 出處:《博濟》卷三。 組成:附子(炮)1兩,當歸1兩,陳皮(去白)1兩,乾薑(炮)1兩,蜀椒(去子)半兩,厚朴(去皮,以薑汁炙令香熟)半兩,吳茱萸半兩,舶上硫黃1分(另研至細)。 主治:脾無虛滑及久患瀉,服藥未效,日夜不止,臍腹冷疼及一切氣刺、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