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三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7%
心經 15%
腎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胃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養脾湯

整體功效

益氣健脾,養血生津

主治

氣血大敗,肌肉消瘦,作渴,胸膈煩躁,時燒時退,飲食減少,人事困倦。

氣血大敗,肌肉消瘦,作渴,胸膈煩躁,時燒時退,飲食減少,人事困倦。

氣血大敗,是指氣血虧虛嚴重。肌肉消瘦,是指肌肉萎縮、消瘦。作渴,是指口渴。胸膈煩躁,是指胸部和膈肌部位感到煩悶、不舒服。時燒時退,是指發熱時輕時重,時有時無。飲食減少,是指食慾減退。人事困倦,是指精神萎靡、疲倦乏力。

文獻參考

  1. 中醫學大辭典》
  2. 中藥學
  3. 《中藥臨床應用學》
  4. 《中藥方劑學》

傳統服藥法

人參、淮耆(炙)、茯神、杜仲、枸杞、車前、當歸、白朮、熟地、川芎、白芍。
生薑、大棗為引。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黃耆、茯神、杜仲、枸杞子、車前草、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這12味中藥組成人參養脾湯。人參、黃耆、茯神、杜仲、枸杞子、車前草、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這12味中藥有益氣健脾、養血生津的功效。人參、黃耆、茯神、杜仲、枸杞子、車前草、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這12味中藥可以治療氣血大敗、肌肉消瘦、作渴、胸膈煩躁、時燒時退、飲食減少、人事困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人參養脾湯有益氣健脾、養血生津的功效,可以治療氣血大敗、肌肉消瘦、作渴、胸膈煩躁、時燒時退、飲食減少、人事困倦。但是,人參養脾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服用不當,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人參養脾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身體消瘦
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養脾湯, 出處:《點點經》卷三。 組成:人參、淮耆(炙)、茯神、杜仲、枸杞、車前、當歸、白朮、熟地、川芎、白芍。 主治:氣血大敗,肌肉消瘦,作渴,胸膈煩躁,時燒時退,飲食減少,人事困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方丸

相似度 73%

八物湯

相似度 73%

參耆四物湯

相似度 70%

聖癒湯

相似度 70%

補虛四物湯

相似度 70%

車前八珍散

相似度 70%

扶元散

相似度 69%

參苓歸朮散

相似度 66%

加味八珍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