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消食等功效。
丁香養氣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胃氣不和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高良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脘腹冷痛;其止嘔作用,可抑制胃氣上逆,減少嘔吐;同時,高良薑還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因此,高良薑的加入,能有效提升丁香養氣湯的療效,使其更能針對寒邪犯胃的病症。
丁香養氣湯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脾胃、驅寒止痛的作用。
- 增強藥力: 丁香本身具有很強的芳香氣味,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在丁香養氣湯中,丁香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 丁香性溫,但偏於燥烈,容易耗傷津液。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濕止嘔、回陽通脈的功效,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平衡丁香的燥性,避免傷津。
- 協同丁香,增強療效: 丁香具有溫腎助陽、溫脾止瀉、行氣止痛的功效。乾薑則能溫中散寒,促進氣血流通,與丁香相輔相成,共同增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回陽救逆的功效。
因此,丁香養氣湯中加入乾薑,既能平衡藥性,又能增強療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益智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益智仁健脾益智,助丁香補氣養心。 丁香性溫,善於溫補心陽,但亦有燥性,易耗傷脾氣。益智仁味甘性溫,能健脾開胃,助消化吸收,與丁香相配,既能增強補氣效果,又能避免燥傷脾胃。
- 益智仁化痰止咳,與丁香共奏安神之效。 益智仁具有開竅醒脾、化痰止咳的功效。丁香則能溫補心陽,安神定志。二者合用,可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並能安神定志,改善心神不寧等症狀。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的功效。丁香養氣湯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失眠等症狀,砂仁能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短,並配合丁香溫通心陽,改善心悸失眠。
- 調和脾胃:砂仁不僅行氣止痛,還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丁香養氣湯中可能加入其他藥材,如桂枝等,容易造成胃氣上逆或脾胃不和,砂仁能起到調節脾胃功能,協調藥性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丁香養氣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濕濁內停所致的症狀,如腹脹、食慾不振、便溏等。赤茯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去除脾胃濕濁,改善消化功能,配合丁香等藥物共同達到養氣健脾、消食除濕的功效。
2. 和中開胃:赤茯苓還能和中開胃,促進脾胃運化,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進一步增強藥效。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 溫陽助陽,行氣止痛:丁香養氣湯主治虛寒證,而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經,具有溫陽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可與丁香協同發揮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作用。
二、 溫通心陽,緩和寒凝:丁香養氣湯中常配伍其他寒涼藥材,如丁香、黃芪等,肉桂的溫性可以緩和這些藥材的寒性,防止寒涼之氣凝滯於心陽,確保藥效發揮的同時,避免寒凝傷陽。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丁香性熱,味辛,甘草可緩解其辛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防止對人體造成刺激。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加入甘草能增強丁香的溫陽散寒、行氣止痛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寬中: 橘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解鬱、寬胸散結之效。與丁香配伍,可增強其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尤其適用於寒邪客肺、氣滯胸悶等症。
二、 和胃降逆: 橘皮能降逆止嘔,與丁香合用,可增強其溫胃散寒、降逆止嘔之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嘔吐反胃等症。
總而言之,橘皮在丁香養氣湯中起著理氣寬中、和胃降逆的作用,協同丁香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丁香養氣湯中加入紅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消腫排膿:紅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健脾利濕、消腫排膿的功效。配合丁香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增強藥效,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的症狀。
- 緩和藥性,增加藥物相容性:丁香性溫燥,容易燥熱傷陰,而紅豆性平,可緩和丁香的燥熱之性,降低其對人體的刺激,增強藥物相容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丁香養氣湯 」主要成分是:高良薑,丁香,乾薑,益智仁,砂仁,赤茯苓,肉桂,甘草,橘皮,紅豆,主治功效是:所有造成心腹疼痛的疾病,如果嘔吐不止。
高良薑: 性溫、味辛,歸脾、胃、膽經,具有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丁香: 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益智仁: 具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補陽益智仁性溫,味甘,能補充陽氣,增強體質。補氣富含營養,能提供身體所需營養,補充氣血,增強免疫抗疲勞能力。溫裡溫中:益智仁性溫,味甘,入脾、胃、腎經,能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用於中焦虛寒,食少,多唾及腹痛便溏等證。調經補腎益精,促進腎臟對女性生殖系統的調節作用,改善月經不調的症狀。補腎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促進腎臟組織的修復和更新,增強腎臟的免疫力和抗疲勞能力,進而保護和補充腎臟的功能。
砂仁: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赤茯苓: 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益心安神、寧心安神、寧心安神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赤茯苓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益心安神、寧心安神等功效。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橘皮: 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
紅豆: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經等功效。紅豆可以治療脾虛食少、倦怠乏力、水腫腳氣、暑熱煩渴、濕熱 edema、脾虛泄瀉、乳汁不通、瘀血阻滯、氣滯血瘀等症狀。此外,紅豆還可以清熱解毒,治療清心火、清肺熱、清肝熱、清胃熱、清腸熱、清血熱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 丁香養氣湯 」,主要成分是:高良薑,丁香,乾薑,益智仁,砂仁,赤茯苓,肉桂,甘草,橘皮,紅豆,主治功效是:所有造成心腹疼痛的疾病,如果嘔吐不止。方中各藥配伍使用,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等功效,可有效緩解心腹疼痛、嘔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高良薑4兩(炒),丁香2兩,丁香皮2兩,乾薑(炮)2兩,益智仁2兩,縮砂仁2兩,赤茯苓(去皮)2兩,肉桂(去粗皮)2兩,甘草(炙)2兩半,青橘皮(去白)1兩,陳橘皮(去白)1兩,紅豆1兩。
溫中益胃進食。
上為細末。
每服入鹽1捻,空心、食前沸湯點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丁香養氣湯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氣虛下陷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丁香養氣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高良薑4兩(炒),丁香2兩,丁香皮2兩,乾薑(炮)2兩,益智仁2兩,縮砂仁2兩,赤茯苓(去皮)2兩,肉桂(去粗皮)2兩,甘草(炙)2兩半,青橘皮(去白)1兩,陳橘皮(去白)1兩,紅豆1兩。 主治:溫中益胃進食。主治:一切氣,心腹諸痛,嘔逆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