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3%
肝經 11%
大腸經 9%
胃經 8%
膀胱經 6%
三焦經 4%
腎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漏蘆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

眼漏,膿水不止。

本方由黃耆、防風、大黃、人參、甘草、地骨皮、赤茯苓、黃芩、漏蘆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眼漏,膿水不止。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人參漏蘆散,治眼漏,膿水不止。方用黃耆三錢,防風二錢,大黃二錢,人參二錢,甘草二錢,地骨皮二錢,赤茯苓二錢,黃芩二錢,漏蘆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2.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人參漏蘆散,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眼漏,膿水不止。」

傳統服藥法

黃耆3兩,防風1.5兩,大黃(酒浸)2兩,人參2兩,遠志(甘草湯泡,去骨)2兩,當歸尾(一作地骨皮)2兩,赤茯苓2兩,黃芩1兩,漏蘆1兩。
上為散。
每服4-5錢,水煎,食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防風、大黃、人參、甘草、地骨皮、赤茯苓、黃芩均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漏蘆具有清熱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功,可有效治療眼漏,膿水不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漏蘆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五。 組成:黃耆3兩,防風1兩半,大黃(酒浸)2兩,人參2兩,遠志(甘草湯泡,去骨)2兩,當歸尾(一作地骨皮)2兩,赤茯苓2兩,黃芩1兩,漏蘆1兩。 主治:眼漏,膿水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水蓮子飲

相似度 63%

黃耆地骨皮散

相似度 60%

雷真君逐火丹

相似度 58%

氣虛柴胡湯

相似度 58%

治風黃耆湯

相似度 58%

逐火丹

相似度 58%

瀉肝防風散

相似度 57%

內托復煎散

相似度 57%

升麻犀角丸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