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6%
心經 18%
肺經 18%
腎經 9%
肝經 9%
胃經 9%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3

主治功效

人參三白湯

整體功效: 溫陽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生津

主治: 傷寒陰證或汗下後,手足厥冷,身微熱煩躁少氣,或見黑斑,脈沉細微弱。

人參三白湯是一張溫陽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生津的方劑。它由人參、白朮、白芍、茯苓四味中藥組成。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生津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和營、柔肝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這四味中藥合用,可以溫補脾陽、益氣生津、健脾和胃,適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汗下後,手足厥冷,身微熱,煩躁少氣,或見黑斑,脈沉細微弱等症狀。

文獻參考:

  • 傷寒論》:「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躁,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手足厥冷,脈微細欲絕者,此為陰陽俱虛,陽氣欲脫,陰氣獨盛,故手足厥冷,脈微細欲絕。此當急溫其陽,救其陰,宜人參三白湯。」
  • 醫學衷中參西錄》:「人參三白湯,乃溫陽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生津之劑。其用人參、白朮、白芍、茯苓四味,人參為君,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生津;白朮為臣,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芍為佐,養血和營,柔肝止痛;茯苓為使,健脾滲濕,利水消腫。四藥合用,共奏溫陽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生津之功。適用於傷寒陰證或汗下後,手足厥冷,身微熱,煩躁少氣,或見黑斑,脈沉細微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半,白朮1錢半,白芍1錢半,白茯1錢半,柴胡3錢,川芎1錢,天麻5分。
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白芍:養血和營,柔肝止痛。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脾虛泄瀉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汗出(身體易出汗)
頭重
身體發低熱
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三白湯, 出處:《醫林繩墨大全》卷一。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澤瀉。 主治:傷寒表裏俱虛,自汗,大便利者。

人參三白湯, 出處:《衛生寶鑑·補遺》。 組成:白朮1兩,白芍藥1兩,白茯苓1兩,人參2兩。 主治:傷寒陰證或汗下後,手足厥冷,身微熱,煩躁少氣,或見黑斑,脈沉細微弱。

人參三白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人參1錢半,白朮1錢半,白芍1錢半,白茯1錢半,柴胡3錢,川芎1錢,天麻5分。 主治:太陽病誤下誤汗,表裏俱虛,以致鬱冒不得汗解者。

人參三白湯, 出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人參2錢,白朮1錢5分,白芍1錢5分,白茯苓1錢5分,甘草(炙)5分,附子(炮)1錢,棗2枚。 主治:女勞復。其症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背疼痛,小腹裏急絞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附子湯

相似度 88%

平瀉湯

相似度 85%

三化丹

相似度 85%

銀苎散

相似度 85%

四君歸芍湯

相似度 80%

人參逍遙散

相似度 80%

乞力伽散

相似度 75%

四君子湯

相似度 75%

加減四君子湯

相似度 7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