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7%
心經 12%
腎經 12%
肝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平瀉湯

整體功效

平瀉湯是一首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功效的方劑,主治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組成

白芍、茯苓、白朮

主治

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臟腑不調,是指臟腑之間的關係失調。肝乘脾土,是指肝氣過盛,乘侮脾土,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濕氣下行,是指濕邪下注,困阻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久瀉不癒,是指長期腹瀉,不易治癒。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
  • 《本草綱目》
  • 《中醫方劑學》

傳統服藥法

芍藥2兩,茯苓1兩,白朮2兩。
平肝瀉水。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平瀉湯由白芍、茯苓、白朮組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緩解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平瀉湯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濕氣下注、久瀉不癒的人群服用。但是,平瀉湯性寒,脾胃虛寒、大便溏薄的人群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平瀉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芍藥2兩,茯苓1兩,白朮2兩。 主治:平肝瀉水。主治:臟腑不調,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久瀉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銀苎散

相似度 100%

生薑棗湯

相似度 85%

人參三白湯

相似度 85%

乞力伽散

相似度 85%

加減玄武湯

相似度 85%

真武丸

相似度 85%

和胃白朮湯

相似度 80%

濕六合湯

相似度 80%

茯苓湯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