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益蒺藜丸中包含黃耆,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 補氣固本: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蒺藜善於疏肝解鬱,但可能耗氣傷津。黃耆可補氣益氣,平衡蒺藜對人體的影響,避免藥性過於偏寒。
- 增強藥效: 黃耆與蒺藜搭配,可增強蒺藜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效果。黃耆補氣,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蒺藜藥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黃耆在補益蒺藜丸中起到補氣固本、平衡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是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補益蒺藜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目的是補益肝腎、增強體力。芡實作為該方劑的組成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首先,芡實性平而味甘,具有補脾益腎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脾腎虧虛的人羣。其次,芡實富含澱粉和蛋白質,能有效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康復,特別是在身體虛弱或術後恢復期時,非常有益。此外,芡實還能促進腸胃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的情況。綜合以上因素,芡實在補益蒺藜丸中起到了調和脾胃、補腎益氣的重要作用,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加均衡而全面。因此,芡實的加入不僅提升了補益蒺藜丸的整體效果,還具有良好的臨牀應用價值。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蒺藜則善於平肝熄風、清熱解毒、補腎壯陽,二者配合,可以協調肝腎,補益精氣,同時也能改善脾胃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 沙苑子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蒺藜、補骨脂等合用,能有效增強腎氣,改善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症狀。
- 利水消腫: 沙苑子亦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導致的水腫現象。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車前子、澤瀉等合用,能更有效地發揮利水消腫的效果。
由此可見,沙苑子的加入,不僅能補腎壯陽,還能利水消腫,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益腎氣,改善腎虛症狀的作用。
補益蒺藜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益肝腎、懸壅目昏等症狀。在其組成中,山藥被納入方劑中,主要是因為山藥具有多重的藥用價值。
首先,山藥性平、味甘,具有補脾健胃的功效,能夠促進消化吸收,提升脾胃的運化功能,這對於補益方劑的整體效果至關重要。當脾胃功能得到改善,人體的元氣自然會增加,這有助於達到全身的滋養效果。
其次,山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多醣類、蛋白質及維生素,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對抗疲勞。此外,山藥還能潤肺止咳,對於同時存在的肺部問題有輔助療效。
總之,山藥以補脾腎的特性和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夠為補益蒺藜丸增添全面的調理效果,強化方劑的療效。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蒺藜性寒,入肝腎經,可補肝腎、行氣消瘀,但若脾虛濕盛則易致藥力難以發揮。茯苓健脾利濕,可助蒺藜藥力更好地發揮。
- 協調藥性: 茯苓能緩解蒺藜的寒涼之性,使其補肝腎而不傷脾胃,有利於藥性協調,達到更好的療效。同時,茯苓的寧心安神作用,也能減輕蒺藜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頭暈、乏力等。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改善血運: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蒺藜性平,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降壓降脂等作用。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補血活血,改善血運,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疏肝解鬱、止痛降壓的目的。
- 滋陰潤燥,調和氣血:當歸能滋陰潤燥,養血活血,而蒺藜則偏於行氣活血。二者合用,可滋陰潤燥,調和氣血,使藥效更為全面,避免單用蒺藜燥性過強,對身體造成損害。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原因在於其理氣消脹、行氣止痛的功效,可輔助蒺藜藥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蒺藜擅長治療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但若脾胃氣滯、濕濁內阻,則會影響藥效的吸收和發揮。橘皮能理氣化濕、消食導滯,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促進藥物的吸收,並能疏通經絡,減輕疼痛,與蒺藜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補益蒺藜丸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和胃,消暑除濕: 白扁豆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和胃、消暑除濕的功效。補益蒺藜丸可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暑濕困脾等症狀,白扁豆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緩解濕熱之邪對脾胃的侵襲,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配伍增效: 白扁豆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增效作用。例如,白扁豆與蒺藜搭配,可加強健脾利濕、疏肝解鬱的功效,對於治療因脾虛濕困引起的肝鬱氣滯、情緒不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補益蒺藜丸中包含菟絲子,乃因其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之效。
菟絲子為補腎要藥,能溫腎壯陽,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均有顯著的療效。其性溫,味甘,入腎經,能溫腎助陽,補益腎精,同時也能固腎縮尿,改善腎虛所致的尿頻、尿急等症狀。
因此,補益蒺藜丸中加入菟絲子,旨在藉其補腎益精之效,增強藥方對於腎虛相關病症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補益蒺藜丸
組成: 黃耆、芡實、白朮、沙苑子、山藥、茯苓、當歸、橘皮、白扁豆、菟蕬子。
藥效: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止瀉固精。
適應症: 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筋骨痠痛、久瀉不止、氣虛乏力、失眠多夢。
藥理作用:
- **黃耆:**補氣健脾、益氣固表、利水消腫。
- **芡實:**固澀收斂、止瀉、固崩止帶、補中益氣、補腎、補血。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沙苑子:**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禁忌: 孕婦及乳母禁用。
注意事項:
- 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品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服用本品後,若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補益蒺藜丸是由黃耆、芡實、白朮、沙苑子、山藥、茯苓、當歸、橘皮、白扁豆、菟蕬子等十味中藥組成的方劑。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止瀉固精的功效。適用於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筋骨痠痛、久瀉不止、氣虛乏力、失眠多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48兩,芡實(炒)6兩,白朮(麩炒)48兩,沙苑子160兩,山藥32兩,茯苓16兩,當歸32兩,橘皮16兩,扁豆16兩,菟絲子32兩。
補養腎水,滋陰明目。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二錢。每服2丸,溫開水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蒺藜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黃耆48兩,芡實(炒)16兩,白朮(麸炒)48兩,沙苑子160兩,山藥32兩,茯苓16兩,當歸32兩,橘皮16兩,扁豆16兩,菟絲子32兩。 主治:補養腎水,滋陰明目。主治:腎虛氣虧,耳鳴眼花,脾胃虛弱,精氣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