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2錢,梔子2錢,黃芩2錢,澤瀉2錢,木通2錢,甘草1錢,白芍1錢半,枳殼1錢半。
小便短,大便多水,加萆薢4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梔子、黃芩均為清熱解毒之品,可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內熱所致的煩渴、下利等症狀。澤瀉、木通均為利濕通淋之品,可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緩解濕熱所致的下利、小便不利等症狀。甘草、白芍均為緩急和中之品,可緩解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等藥物的苦寒之性,使其藥性平和,不傷正氣。枳殼為理氣行水之品,可促進體內氣血的運行,緩解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和解表里的功效,適用於傷寒表邪未解,內外俱熱,煩渴喜冷,下利脈實者。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芩煎,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柴胡2錢,梔子2錢,黃芩2錢,澤瀉2錢,木通2錢,甘草1錢,白芍1錢半,枳殼1錢半。 主治:傷寒表邪未解,內外俱熱,煩渴喜冷,下利脈實者。
柴芩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柴胡2-3錢,黃芩2錢,梔子2錢,澤瀉2錢,木通2錢,枳殼1錢5分。 主治:傷寒表邪未解,外內俱熱,瀉痢,煩渴喜冷,氣壯,脈滑數;及瘧痢並行,內熱去血,兼表邪發黃。濕熱傷脾,下及肝腎,熱渴下血,表邪未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