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草神丹中添加附子,主要是由於其溫陽散寒的功效。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之效。草神丹通常用於治療陽氣不足、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例如脾腎陽虛、寒凝血脈、四肢厥冷等。附子在此方中起到溫陽助陽、驅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陽補氣、祛寒止痛的功效。
草神丹方劑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其辛溫燥烈之性,可發揮以下作用:
-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吳茱萸性溫,入脾胃經,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降逆止呃: 吳茱萸能降逆止呃,對於脾胃氣逆、呃逆不止等症狀有療效。
草神丹的組成中,吳茱萸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共同發揮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等功效,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等病症。
草神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效。對於寒性體質、脾腎陽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肉桂能溫補陽氣,改善體質。
- 活血通絡:肉桂亦能活血通絡,溫經止痛。對於氣血瘀滯所致的經絡阻滯、疼痛麻木等症狀,肉桂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因此,草神丹中加入肉桂,旨在溫陽散寒,活血通絡,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作用。
草神丹方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化瘀止痛: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安神之功效。草神丹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狀,琥珀的化瘀止痛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 定驚安神:琥珀亦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草神丹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鎮靜作用的藥材,琥珀的加入可增強其安神定驚之效,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睡眠,改善精神狀態。
草神丹中添加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二、清熱解毒: 硃砂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等症。
然而,硃砂含有汞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和炮製方法,避免藥物中毒。因此,草神丹的配伍和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指導,切勿自行服用。
草神丹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香燥,入心經,可通諸竅,醒神開竅,尤其針對神昏、昏迷、中風等症,能迅速提高意識水平,恢復正常的神志。
二、 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風溼痹痛、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具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因此,草神丹中加入麝香,可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草神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圍極廣,涵蓋內、外、婦、兒諸科,其核心病機可歸納為「脾腎陽虛,寒濕痰瘀內阻」,具體表現如下:
- 寒證與毒邪:如陰毒傷寒、陰疽痔漏,乃陰寒凝滯,氣血不通所致。
- 水濕停聚:水腫臌脹、脅中流水聲,因腎陽不足,氣化無力,水濕泛濫。
- 虛損諸疾:虛勞發熱、遺精淋濁、血崩等,皆與脾腎失攝、陽虛不固相關。
- 經絡閉阻:中風半身不遂、附骨疽,屬陽虛寒凝,痰瘀阻絡。
- 急症驚風:小兒急慢驚風、痘疹變黑,多因寒閉驚厥或陽虛毒陷。
總體而言,此方以「溫補脾腎、散寒通絡、化瘀開竅」為核心,針對陰寒內盛、正氣衰敗之重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藥配伍分析
君藥:川附子
- 大辛大熱,峻補腎陽,散寒止痛,主「沉寒痼冷」。用量獨重(五兩),奠定全方溫陽基調,針對命門火衰、陰寒內盛之本。
臣藥:吳茱萸、肉桂
- 吳茱萸暖肝胃、降濁陰,助附子溫中散寒,尤擅止嘔止痛(如吞酸逆氣、腹痛)。
- 肉桂補命門火,溫通血脈,與附子協同增強溫陽化氣之力,兼治血寒瘀滯(如血塊、疝氣)。
佐使藥:琥珀、辰砂、麝香
- 琥珀活血利水、鎮驚安神,透過柏子煮製增強寧心之效,適用於水腫、驚風、淋濁。
- **辰砂(硃砂)**鎮心定驚,解「熱擾神明」之急(如驚風、卒仆),與麝香共奏開竅之功。
- 麝香芳香走竄,破瘀通絡,透達十二經,引藥直達病所(如陰疽、内障、痞積)。
治療原理
- 溫陽為主,標本兼治:以附子、肉桂溫補脾腎之陽,治其本;吳茱萸散寒降逆,琥珀、麝香通絡化瘀,治其標。
- 寒瘀並祛:陽虛易致血瘀水停,琥珀活血利水,辰砂、麝香開竅散結,共解痰瘀膠結之勢。
- 內外並調:既能治內科虛寒(如泄瀉、咳血),又療外科陰疽,反映「異病同治」思想,均以「陽虛寒凝」為共同病機。
現代視角推論可能功效
- 循環與代謝:改善微循環障礙(如附骨疽),調節水液代謝(水腫)。
- 神經與免疫:鎮靜中樞(驚風)、調節免疫(痘疹陷黑)。
- 消化與生殖系統:溫中止瀉(久痢)、調節生殖功能(遺精、血崩)。
此方組成嚴謹,以溫陽為核心,兼顧化瘀開竅,適用於複雜寒證,然須辨證精準,非陽虛者不可妄投。
傳統服藥法
川附子(制)5兩, 吳茱萸(泡)2兩, 肉桂2兩, 琥珀5錢(用柏子煮過另研),辰砂5錢(另研), 麝香2錢(另研)。
大補脾腎。
先將前三味為細末,後入琥珀、辰砂、麝香三味,共研極勻,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米飲送下。小兒每服1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草神丹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草神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服用草神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服用草神丹期間,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草神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川附子(制)5兩,吳茱萸(泡)2兩,肉桂2兩,琥珀5錢(用柏子煮過另研),辰砂5錢(另研),麝香2錢(另研)。 主治:大補脾腎。主治:陰毒傷寒,陰疽痔漏,水腫臌脹,中風半身不遂,脾泄暴註久痢,黃黑疽,虛勞發熱,咳嗽咯血,兩脅連心痛,胸膈痞悶,脅中如流水聲;童子骨蒸,小兒急慢驚風,痘疹變黑縮陷;氣厥卒僕;雙目內障;吞酸逆氣,痞積血塊,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氣;附骨疽,兩足少力,虛汗不止;男子遺精、夢泄,砂石淋,溺血;婦人血崩血淋;暑月傷食、腹痛,嘔吐痰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