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替灸膏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寒邪凝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附子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加速組織修復。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替灸膏中其他藥物如乳香、沒藥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附子與之配伍,可以增強藥效,相輔相成,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替灸膏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溫經止痛: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對於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 祛風除濕: 吳茱萸具有一定的祛風除濕功效,可以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對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等疾病,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使用,能起到更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替灸膏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溫經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替灸膏方劑中包含馬藺花,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解毒: 馬藺花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消炎止痛,適用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燒燙傷等。
二、活血化瘀: 馬藺花同時也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可促進組織再生,改善創傷癒合速度。
因此,馬藺花在替灸膏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輔助角色,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替灸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驅風止癢: 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驅風止癢、殺蟲止濕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蛇牀子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止癢止痛。
- 溫陽止痛: 替灸膏多用於治療寒溼痹痛,蛇牀子可溫陽散寒,通經活絡,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溫陽止痛的功效,緩解寒溼痹痛症狀。
替灸膏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替灸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而木香的行氣止痛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 溫陽散寒:木香亦有溫陽散寒之效,對於寒凝氣滯、脾胃虛寒所致的疼痛,能起到溫經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替灸膏中加入木香,能更好地促進藥物滲透,達到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的效果。
替灸膏中添加肉桂,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經散寒: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溫暖經脈,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肉桂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替灸膏中加入肉桂,可發揮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寒濕痺痛、瘀血阻滯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替灸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下焦虛冷,真氣衰弱,洩利腹痛,氣短不食」,其病機核心為下焦陽氣虛衰,陰寒內盛,具體表現如下:
- 下焦虛冷:腎陽不足,無法溫煦下焦,致小腹冷痛、四肢不溫。
- 真氣衰弱:元氣虧虛,臟腑機能低下,見氣短乏力、精神萎靡。
- 洩利腹痛:脾腎陽虛,水穀不化,寒濕下注則腹瀉;寒凝氣滯則腹痛。
- 不食:脾胃陽虛,運化失司,故食欲不振。
此方透過溫陽散寒、補火助陽,外貼臍部(神闕穴)以激發下焦陽氣,改善虛寒諸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附子(君藥):大辛大熱,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直補下焦命門之火。
- 肉桂(臣藥):補火助陽,溫通經脈,與附子協同增強溫裡散寒之效。
- 吳茱萸:暖肝散寒,降逆止瀉,針對腹痛洩利。
- 蛇床子:溫腎壯陽,燥濕祛寒,輔助附子提振下焦。
- 木香:行氣止痛,調暢氣機,防溫熱藥壅滯。
- 馬藺花:利尿逐冷,助寒濕從下而解。
- 生薑汁:外敷助藥力滲透,內溫脾胃,外散寒邪。
2. 外治機理
臍為「神闕穴」,屬任脈,與脾、腎、三焦密切相關。此方透過:
- 溫熱藥性直達下焦:附子、肉桂等辛熱之品,經臍部吸收,直接溫暖下焦。
- 穴位刺激:生薑汁糊激發經絡,增強藥物滲透,促進陽氣升發。
- 散寒行滯:寒凝得溫則散,氣滯得行則通,故腹痛、泄瀉可緩。
3. 整體功效推論
- 補火助陽:針對腎陽不足,恢復命門之火。
- 散寒止痛:改善虛寒性腹痛、腹瀉。
- 振奮真氣:透過溫補下焦,間接提振全身陽氣,緩解氣短乏力。
此方外敷之效可比擬「灸法」,故名「替灸膏」,適於虛寒體質不宜直接灸治者。
傳統服藥法
附子1兩,吳茱萸1分,馬藺花1分,蛇床子1分,木香1錢,肉桂(去粗皮)2錢。
上為細末。
每用1大匙,先以生薑汁入少面作糊,方調藥攤紙上,貼臍並臍下,須臾覺臍腹熱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替灸膏,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附子1兩,吳茱萸1分,馬藺花1分,蛇床子1分,木香1錢,肉桂(去粗皮)2錢。 主治:下焦虛冷,真氣衰弱,泄利腹痛,氣短不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