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臍種子方

煨臍種子方

WEI QI ZHONG Z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廣集》卷三

熱性指數

39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13.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脾經 21%
心經 15%
肝經 15%
胃經 5%
肺經 5%
心包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煨臍種子方]的組成中包含韭菜子,是因為韭菜子具有強效的補腎壯陽作用。韭菜子能夠有效改善由腎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性功能減退等,對於提升整體健康有顯著效果。其具有補腎壯陽的功能,能夠幫助恢復體內的精力和活力,對於提升身體的耐力和免疫力具有良好效果。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避免引發副作用。

煨臍種子方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燥濕止癢:蛇牀子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寒濕所致的臍周濕疹、瘙癢等症狀。臍部為人體任脈之穴,容易受寒濕侵襲,蛇牀子可溫暖臍周,驅散寒濕,達到止癢的效果。
  2. 殺蟲止癢:蛇牀子有較強的殺蟲止癢作用,可有效抑制寄生蟲的滋生,並消除因寄生蟲引起的瘙癢。臍部容易滋生寄生蟲,蛇牀子可有效控制寄生蟲的繁殖,避免因蟲咬引起的炎症和瘙癢。

煨臍種子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的功效,能溫通經脈,振奮心陽,對於因陽氣不足導致的虛寒症狀,如腹痛、肢冷、面色蒼白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煨臍種子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先天不足、脾胃虛弱、腹痛泄瀉等,附子的加入可溫脾暖胃,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2. 補腎助陽: 附子同時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能溫補腎陽,改善腎氣虛弱引起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煨臍種子方中,附子的加入可輔助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溫陽補腎的作用,改善小兒體質,增強抵抗力。

煨臍種子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效。對於因陽虛寒凝所致的腹痛、腰膝冷痛、陽痿等症狀,肉桂可溫煦脾腎,驅散寒邪,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
  2. 助藥力: 肉桂味辛,能走竄經絡,具有引藥入腎、助藥力達病所的作用。在煨臍種子方中,肉桂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使其更有效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煨臍種子方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止痛: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功效。臍部為人體任脈之穴,與胞宮、腎臟等臟器密切相關。對於因寒凝氣滯導致的臍腹疼痛,花椒可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2. 殺蟲止癢:花椒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臍部因濕熱或蟲咬引起的瘙癢、疼痛,花椒可以起到殺蟲止癢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花椒在煨臍種子方中,通過溫通止痛和殺蟲止癢的作用,共同起到治療臍腹疼痛、瘙癢等症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煨臍種子方的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專治下焦虛寒所致男女生殖功能障礙:

  1. 男子病症
    • 「精寒痿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導致精液清冷、陽痿不舉。
    • 「白濁遺精」:腎氣不固,攝精無權,可見滑精或小便混濁如米泔。
  2. 女子病症
    • 「子宮虛冷」:衝任二脈失溫,難以攝精成孕。
    • 「赤白帶下」:寒濕下注,帶脈失約,呈現白帶夾雜血絲或色黃腥穢。

此方結合「膏貼」與「臍療」,通過經絡外治法直達下焦,溫補命門之火。


方劑組成與治療邏輯

外用膏藥部分

  1. 藥物組成

    • 韭菜子:補腎壯陽,固精止遺,針對遺精白濁。
    • 蛇床子:溫腎散寒,燥濕殺蟲,改善陰部濕冷及帶下。
    • 附子、肉桂:大熱之品,峻補元陽,驅逐下焦沉寒。
    • 川椒:溫中散寒,助藥性滲透皮膚。
    • 麻油+飛丹(鉛丹):傳統熬膏基質,具有拔毒固斂之效。
  2. 配伍特點

    • 全方皆為辛溫大熱之藥,集中火力溫通腎陽。以麻油熬製後,藥性從皮膚滲入,直達任脈與衝脈交匯之臍部(神闕穴),借經絡傳導溫煦下焦。

臍內藥丸部分

  1. 藥物組成

    • 硫黃:補火助陽,古稱「火精」,善治命門火衰。
    • 丁香:溫腎降逆,助陽氣上通下達。
    • 麝香:芳香走竄,引藥透絡,開竅醒神。
    • 獨蒜:辛辣刺激,發散藥力,增強局部吸收。
  2. 作用機理

    • 臍為「先天之結蒂」,透過此處給藥可直入胞宮與精室。硫黃與丁香溫腎,麝香開竅通絡,獨蒜為載體刺激穴位。藥丸置於臍內後,外用膏藥覆蓋,形成「內外合攻」之勢,強化溫補效力。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腎陽、散寒濕」為核心:

  1. 補火助陽:附子、肉桂、硫黃等大熱之藥,針對腎陽虛衰之本。
  2. 固攝精帶:韭菜子、蛇床子收澀止遺,改善精滑帶下之標。
  3. 經絡外治:結合臍療與膏貼,避開口服藥的脾胃代謝,直接作用於下焦虛寒。

屬中醫「灸法」的延伸應用,透過藥物持續刺激神闕穴,模仿艾灸溫通之效,適合虛寒體質的長期調理。

傳統服藥法


韭菜子、蛇床子、附子、肉桂1兩,川椒3兩。
上以麻油2斤,飛丹13兩,將藥熬枯去滓,熬至滴水成珠,攤如酒杯大,貼之。又用硫黃1兩,丁香1錢,麝香3分研末,搗獨蒜為丸,如豌豆大,每用1丸,安於臍內,用膏蓋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帶遺精陰道炎前列腺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子宮頸炎多痰四肢痿軟無力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煨臍種子方, 出處:《經驗廣集》卷三。 組成:韭菜子1兩,蛇床子1兩,附子1兩,肉桂1兩,川椒3兩。 主治:男子精寒痿弱,白濁遺精;女人子宮虛冷,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