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紅緞膏中加入花椒,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溫經散寒: 花椒性溫,可溫暖經脈,驅散寒邪,對於寒性痛症,如風寒濕痺、腰膝冷痛等,能起到緩解作用。
- 活血化瘀: 花椒辛溫,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紅緞膏通常用於治療寒濕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花椒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紅緞膏中加入韭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 韭根性溫,入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痛經、腰膝冷痛等症狀,韭根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 補益氣血: 韭根富含營養,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紅緞膏常用於治療氣血虧虛、面色蒼白、體虛乏力等症狀,加入韭根可以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增強藥效。
總之,紅緞膏中加入韭根,是基於其溫陽散寒、補益氣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紅緞膏中包含蛇牀子,主要源於其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驅蟲、殺蟲、燥濕止癢之效。在紅緞膏中,蛇牀子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疥瘡、陰癢、蟲咬等皮膚病症,可有效殺滅皮膚上的寄生蟲,緩解瘙癢症狀。此外,蛇牀子還能溫陽散寒,溫腎壯陽,對於一些由寒濕引起的皮膚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蛇牀子是紅緞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有助於提升其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紅緞膏中添加附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祛風濕之功效。紅緞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腰膝冷痛、陽虛水腫等寒性病證,而附子可以溫陽散寒,改善這些症狀。
- 助藥力:附子本身藥力強勁,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紅緞膏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熟地等,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等功效,而附子可以促進這些藥材的藥力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紅緞膏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紅緞膏,出自《外治壽世方》及《理瀹駢文》等古籍,其組方以溫陽散寒、祛濕止痛為主,專治精寒、宮冷等寒證。綜觀古籍記載,其主治功效可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 男子精寒痿弱,白濁遺精: 此乃腎陽虧虛,寒邪內侵所致。精寒則生殖機能低下,陽事不振;白濁、遺精則為腎氣不固,精關失守之表現。
- 女子子宮虛冷,赤白帶下: 子宮虛冷,亦為陽虛寒凝之象,導致胞宮功能失調,經脈瘀滯,出現白帶或赤白帶下等症狀。
- 寒瀉: 寒邪內侵腸胃,導致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失常,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紅緞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溫陽散寒: 方中核心藥物如川椒(花椒)、附子、肉桂,皆屬辛熱之品,能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花椒性溫,可溫腎散寒、止痛殺蟲;附子大熱,能回陽救逆、逐冷除痰,為溫陽之要藥;肉桂則能溫補命門之火,助長陽氣。三藥合用,可使腎陽得補,寒邪得散,達到溫經散寒之效。
- 補益肝腎: **韭菜子(韭根)**能補肝益腎、固精縮尿,可加強補腎固精之力,對於精寒、遺精等症狀,能從根本上改善腎虛之狀。
- 燥濕祛風: 蛇牀子具有燥濕祛風、消腫止癢之效。在治療精寒、宮冷等症的過程中,兼能祛除濕邪,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 通絡止痛: 獨蒜辛溫,能溫陽散寒、行氣活血,且具有殺蟲解毒的功效,能輔助藥力深入,舒緩疼痛。
配伍特點:
紅緞膏的組方配伍,呈現出以下特點:
- 辛溫散寒為主: 方中以辛溫之品為主,直達病所,驅散寒邪,溫補陽氣。
- 補瀉兼施: 既有溫陽之藥,又有補益肝腎之品,可達到補中有瀉,瀉中帶補的目的。
- 外治法: 將藥物熬製成膏,外敷於臍部,藉助皮膚吸收,直接作用於病所,藥效持久,可發揮藥物的整體效應。
- 輔以香油: 真香油具有潤膚作用,可使藥物易於吸收,且能減輕皮膚刺激。
綜合而言:
紅緞膏通過溫陽散寒、補益肝腎、燥濕祛風、通絡止痛等多重作用,針對腎陽虧虛、寒邪內侵所導致的男子精寒、女子宮冷等病症,可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其外治法使用簡便,藥效持久,故能在古代醫學中廣為流傳。
傳統服藥法
川椒3兩,韭子1兩,蛇床子1兩,附子1兩,肉掛1兩,獨蒜1斤。
真香油2斤浸藥熬,黃丹收膏。再用倭硫黃6錢、母丁香5錢、麝香1錢、獨蒜丸如豆大,朱砂為衣;或用硫黃、丁香、胡椒、杏仁、麝,棗肉為丸;或用胡椒、硫黃,黃蠟為丸。
每用1丸納臍眼上,外貼本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紅緞膏, 出處:《理瀹》。 組成:川椒3兩,韭子1兩,蛇床子1兩,附子1兩,肉掛1兩,獨蒜1斤。 主治:男子精寒,萎弱,白濁,遺精;女子子宮虛冷,赤白帶下。亦治寒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