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附湯

JIAO F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六

熱性指數

4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腎經 17%
脾經 17%
肝經 11%
肺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椒附湯

椒附湯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由花椒、乾薑、附子組成,具有溫中止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驟然腹痛,或滑腸頻並,多有冷沫。

組成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主治

  • 驟然腹痛:突然腹痛,伴隨腹瀉。
  • 或滑腸頻並:大便不成形、水樣或伴有粘液。
  • 多有冷沫:大便中含有泡沫或黏液,表示體內有寒氣。

用法

  • 將花椒、乾薑、附子研成細末,用溫水送服,每日一劑,連服3-5天。
  • 也可將花椒、乾薑、附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服用。

禁忌

  • 陰虛火旺者慎服。
  • 孕婦忌服。

總結

椒附湯是一個溫中止瀉,散寒止痛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驟然腹痛,或滑腸頻並,多有冷沫。方中的花椒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的作用;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的作用;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的作用。三藥合用,具有溫中止瀉,散寒止痛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去叉)1兩,桂(去粗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麻黃(去節,煎去沫,焙)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石膏(碎)1兩,人參1兩半,芍藥1兩半,當歸(切,焙)2兩,芎藭2兩,乾薑(炮)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上銼。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薑3片,棗1枚(擘),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花椒辛溫,有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乾薑辛溫,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附子辛溫,有溫陽散寒、止痛的作用。三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動脈粥樣硬化胰臟炎半身不遂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下腹部痛多痰上腹胃脘痛睪丸疼痛腫脹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椒附湯,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川椒(去目)、乾薑(生用)、附子(去皮臍,生用)各等分。 主治:驟然腹痛註下,或滑腸頻並,多有冷沫。

椒附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組成: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200粒,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粳米半盞,乾薑(炮)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切)12枚,甘草(炙,銼)1兩。 主治:寒疝。心腹痛不可忍,汗出悶絕。

椒附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組成: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去叉)1兩,桂(去粗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麻黃(去節,煎去沫,焙)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石膏(碎)1兩,人參1兩半,芍藥1兩半,當歸(切,焙)2兩,川芎2兩,乾薑(炮)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主治:産後中風,手足偏枯,筋脈馳緩,疼痛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