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急雷公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硫磺,主要是因為硫磺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在中醫理論中,硫磺具有「解毒」和「活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加速身體對病邪的排除。此外,硫磺也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對於一些熱毒、瘡瘍及癤等症狀的緩解有顯著效果。
在急救情境中,救急雷公散的使用常常考慮到症狀的急迫性,硫磺能迅速發揮作用,提供必要的緊急處理。它也能夠幫助清熱解毒,使患者迅速緩解不適。在中醫中,方劑的組成講究藥物間的相輔相成,硫磺作為一種重要成分,能夠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增強對抗急性病症的能力,進而達到救急的目的。
救急雷公散中包含吳茱萸,乃因其具備以下功效,有助於急症救治:
1. 溫中止痛: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可溫中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客胃、脘腹冷痛等症有較好療效。
2. 燥濕止瀉:吳茱萸具燥濕之功,對於寒濕內阻、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瀉、嘔吐等症,有止瀉止吐之效。
由此可見,吳茱萸在救急雷公散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功效,有助於迅速緩解急症,故為該方劑的重要組成成分。
「救急雷公散」中包含丁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 溫中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救急雷公散主治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丁香能溫暖脾胃,緩解寒邪所致的疼痛。
- 行氣止嘔: 丁香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且能降逆止嘔。救急雷公散中加入丁香,有助於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痛、止嘔的療效。
救急雷公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肉桂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陽氣虛衰、脈微欲絕等急症,肉桂能溫補心陽,回陽救逆,使陽氣復甦,改善患者症狀。
- 促進血液循環:肉桂亦能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寒邪凝滯、血脈瘀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肉桂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總之,肉桂在救急雷公散中扮演著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促進血液循環的重要角色,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救急雷公散」中含有麝香,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心神不寧引起的昏迷、厥逆、神志不清等急症,麝香能迅速開竅,恢復神志。
- 活血止痛: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外傷,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麝香在「救急雷公散」中擔當著重要的開竅醒神、活血止痛角色,是治療急症的重要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救急雷公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急症,主針對「霍亂吐瀉」「吊腳痧」(即轉筋霍亂)、「絞腸痧」(急性腹痛如絞)、「厥冷昏暈」等危急症候。古籍所載「痧症」多屬急性消化道疾病伴隨循環障礙,其特徵為劇烈吐瀉、四肢抽搐或冰冷、神志昏迷,與現代醫學之急性腸胃炎、霍亂弧菌感染或電解質失衡相似。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辟穢解毒:
雄黃(殺蟲解毒)、朱砂(鎮驚安神)、貫眾(清熱解毒)為核心,針對「穢濁之氣」致病說。古代認為痧症多因疫癘穢氣,此類礦物藥與清熱藥合用,符合「解毒」思維。理氣止嘔:
藿香、陳皮、半夏、蘇葉、薄荷協同化濕和胃,降逆止嘔。此組藥物能舒緩霍亂吐瀉導致的氣機逆亂,尤其半夏配藿香為古代止嘔常用藥對。開竅醒神:
豬牙皂角(辛竄通關)、細辛(通竅止痛)合用,針對昏暈閉證。配合朱砂鎮靜,形成「通閉—安神」雙向調節,符合中醫「啟閉醒神」急救原則。祛風解痙:
防風、桔梗、青木香宣通經絡,緩解「吊腳」轉筋。此組藥物可能通過舒張平滑肌或調節神經反射改善抽搐,古人歸類為「祛風勝濕」效應。局部刺激療法:
外用法中納臍、艾灸生薑,利用枯礬(燥濕收斂)、皂角之穿透性,激發經絡反應。此種「內服+穴位給藥」雙途徑,凸顯古代急救重視體表刺激的經驗。
方劑特色推理:
此方反映「急症急救以毒攻毒」思維,大量使用雄黃、朱砂等毒性藥,配伍多種辛香走竄之品。其作用機制可能包括:
- 抑制腸道過度蠕動(如半夏、藿香)
- 調節中樞神經興奮性(朱砂、細辛)
- 局部刺激改善循環(外用法)
- 抗菌或抗病毒(雄黃、貫眾)
整體而言,此方為典型的「穢毒—氣閉」急救模式,通過多種烈性藥協同,達到快速通關開閉、調和氣機之效。其外用與內服結合的策略,亦體現中醫急救的立體治療觀。
傳統服藥法
藿香2兩5錢,細辛2兩5錢,雄黃2兩5錢,朱砂2兩5錢,青木香2兩,半夏2兩,貫眾2兩,桔梗2兩,防風2兩,薄荷2兩,陳皮2兩,蘇葉2兩,生甘草2兩,豬牙皂角3兩5錢,枯礬7錢5分。
上為細末,密貯勿泄氣。
每服2分,熟湯調下,小兒減半。又將此散納入臍中,外貼膏藥即愈,重則膏藥上加生薑1片,用艾灸7壯。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不宜長期服用。有實熱、內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急雷公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硫黃(制)5錢,吳茱萸1兩8錢,母丁香1兩2錢,肉桂8錢,麝香4錢。 主治:霍亂吐瀉,弔腳諸痧,絞腸腹痛,厥冷昏暈。
救急雷公散,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藿香2兩5錢,細辛2兩5錢,雄黃2兩5錢,朱砂2兩5錢,青木香2兩,半夏2兩,貫眾2兩,桔梗2兩,防風2兩,薄荷2兩,陳皮2兩,蘇葉2兩,生甘草2兩,豬牙皂角3兩5錢,枯礬7錢5分。 主治:霍亂吐瀉及弔腳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