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寒湯

DANG 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2%
腎經 17%
肝經 12%
心經 6%
大腸經 5%
肺經 5%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蕩寒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止瀉止汗的功效。蕩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疾病,而白朮可以健脾燥濕,祛除體內寒濕,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提升機體抗寒能力。
  2. 補氣升陽:白朮還具備補氣升陽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蕩寒湯中往往會加入一些寒涼藥物以驅寒,而白朮可以起到補氣升陽的作用,平衡藥性,避免寒涼藥物損傷陽氣。

蕩寒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引火歸元之功效。蕩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侵襲,陽氣不足所致的寒症,肉桂可溫暖脾腎,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改善寒症。
  2. 助藥力: 肉桂能引藥入經,並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蕩寒湯中其他藥物如附子、乾薑等,性溫熱,但力量相對較弱,肉桂可助其發揮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蕩寒湯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蕩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丁香還具備行氣止痛的功效。寒邪客於中焦,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丁香能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因此,蕩寒湯中加入丁香,可以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有效緩解寒邪客於中焦所致的各種症狀。

蕩寒湯中包含吳茱萸,主要是因為吳茱萸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方劑中若出現寒邪入侵所致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吳茱萸便能發揮其溫中散寒的效用,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疼痛。

同時,吳茱萸還具有止嘔止痛的作用,對於寒邪所致的胃寒嘔吐,亦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此,吳茱萸在蕩寒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蕩寒湯

組成:

白朮、肉桂、丁香、吳茱萸。

功效:

溫中散寒、活血化瘀、止瀉止嘔、緩解疼痛。

主治:

傷寒直接侵犯少陰腎經,症狀是:畏寒、腹痛、嘔吐、手腳冰冷,甚至是手腳都變青,嚴重的甚至會肌肉青紫、萎縮。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2.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3.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4.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蕩寒湯」,具有溫中散寒、活血化瘀、止瀉止嘔、緩解疼痛的功效,主治傷寒直接侵犯少陰腎經,症狀是:畏寒、腹痛、嘔吐、手腳冰冷,甚至是手腳都變青,嚴重的甚至會肌肉青紫、萎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2. 本方含有肉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心肌梗塞低血壓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手腳冰冷怕冷陰莖、睪丸和陰囊內縮

相同名稱方劑


蕩寒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組成:焦朮2兩,人參5錢,附子4錢,良薑3錢。 主治:寒中少陰,手足青黑。

蕩寒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六。 組成:白朮3兩,肉桂3錢,丁香1錢,吳茱萸1錢。 主治:傷寒直中少陰腎經,畏寒,腹痛作嘔,手足厥逆,有手足俱青,甚則筋青囊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