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脈理中茯苓散

DIAO MAI LI ZHONG FU LI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18%
胃經 16%
脾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8%
腎經 5%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心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使用赤茯苓,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健脾利濕: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經,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方劑中可能存在脾胃濕熱,或痰濕阻滯的情況,赤茯苓能有效去除濕邪,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寧心安神: 赤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緩解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寧而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調脈理中茯苓散可能存在心神不安的情況,赤茯苓能穩定心神,使心脈調和,達到寧心安神之效。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黃芩,可清泄因濕熱內蘊而導致的脈象異常、胸脘痞悶等症狀。
  2. 止血安神:黃芩亦有止血安神之效。方中加入黃芩,可輔助止血,並清心火以安神,有助於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為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胃經,善於清泄心、肺、胃之熱。方中加入梔子,可針對心煩不寐、口渴咽乾、胃火熾盛等症狀,起到清熱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同時,梔子亦有涼血解毒之效,可緩解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紅腫疼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奏效。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調和氣血: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益氣補脾,振奮心陽,且具備活血化瘀之效。方中茯苓利水滲濕,若脾虛氣弱,則濕氣難以排除,人參可補氣健脾,使茯苓利水滲濕之效更佳,整體達到調和氣血,改善脾胃運化之功效。
  2. 扶正祛邪,增強體質: 該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症。人參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患者虛弱狀態,進一步提升療效。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赤石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1. 固澀止瀉:赤石脂性澀,味甘,能收斂止瀉,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固導致的腹瀉,具有良好的止瀉作用。
  2. 燥濕化痰:赤石脂味甘,性微寒,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熱導致的痰多、咳嗽,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因此,在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赤石脂,可以加強其固澀止瀉、燥濕化痰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固、濕熱痰阻等病症。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益智、理氣解鬱的功效。

遠志性味苦辛溫,入心、脾、肺經,具有振奮心神、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遠志也具有理氣解鬱的作用,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短、心煩不適等症狀。

因此,在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遠志,可以更好地安神益智、理氣解鬱,協同其他藥物,達到調和氣血、理脾健胃的功效。

在中藥方劑「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犀角,主要是利用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犀角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出血、熱病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然而,犀角來自犀牛,其使用涉及野生動物保護問題,現代醫學提倡使用替代品。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養陰潤肺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存在陰虛津虧,心肺失養的情況,麥門冬可補充津液,緩解口乾舌燥、心煩不寧等症狀。
  2. 清熱除煩:麥門冬能清心熱,除煩躁,對於因熱邪內擾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調脈理中茯苓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方劑中加入石膏,可針對患者因熱邪內擾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心煩等症狀進行清熱瀉火,起到降溫解暑的作用。
  2. 滋陰潤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之外,還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石膏,可補充因熱邪耗傷所致的陰液不足,滋養肺胃,緩解乾燥不適。

石膏的加入,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使其在調脈理中茯苓散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主治功效


調脈理中茯苓散

**組成:**赤茯苓、黃芩、梔子、人參、赤石脂、遠志、犀角、麥門冬、石膏

**主治功效:**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面色變赤、語澀不快

中藥方劑組成

**1.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

**2. 黃芩:**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3. 麥門冬:**味甘性寒,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4. 人參:**味甘,性微溫,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

**5. 石膏:**性寒味甘,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

**6.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解瘡瘍疔毒

**7. 遠志:**味辛,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8. 梔子:**味苦、辛,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總結

中藥方劑「 調脈理中茯苓散 」,由赤茯苓、黃芩、梔子、人參、赤石脂、遠志、犀角、麥門冬、石膏組成。主要用於治療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面色變赤、語澀不快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赤茯苓2兩,黃芩1兩,梔子仁1兩,人參1兩(去蘆頭),赤石脂2兩,遠志1兩(去心),犀角屑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石膏4兩。
上為粗散。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入淡竹葉2-7片,豉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瀉火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犀角,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宜過量服用。
  • 本方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

相同名稱方劑


調脈理中茯苓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六。 組成:赤茯苓2兩,黃芩1兩,梔子仁1兩,人參1兩(去蘆頭),赤石脂2兩,遠志1兩(去心),犀角屑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石膏4兩。 主治: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面色變赤,語澀不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