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滋血湯

DIAO JING ZI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脾經 16%
心經 14%
肺經 14%
大腸經 6%
胃經 6%
腎經 4%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膽經 4%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調經滋血湯

整體功效

調經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婦人氣熱氣虛,經滯不通,致使血來肢體麻木,或身疼痛;或室女經未行,日漸黃瘦,將成癆疾。

婦女氣血虛弱,經血不通,導致肢體麻木,或身體疼痛;或未婚女子經血不來,日漸消瘦,將要患上癆疾。

中藥功效分類

  • 活血化瘀:馬鞭草、荊芥、川芎、枳殼、桂枝、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
  • 養血止痛: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八:“調經滋血湯,治婦人氣熱氣虛,經滯不通,致使血來肢體麻木,或身疼痛;或室女經未行,日漸黃瘦,將成癆疾。方中馬鞭草、荊芥、川芎、枳殼、桂枝辛散溫通,能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養血活血,化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調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2. 中醫婦科學》:“調經滋血湯,由馬鞭草、荊芥、川芎、枳殼、桂枝、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組成。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婦人氣熱氣虛,經滯不通,致使血來肢體麻木,或身疼痛;或室女經未行,日漸黃瘦,將成癆疾。”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馬鞭草、荊芥、川芎、枳殼、桂枝、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組成。馬鞭草、荊芥、川芎、枳殼、桂枝辛散溫通,能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當歸、赤芍、烏梅、牡丹皮養血活血,化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調經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調經滋血湯,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組成:馬鞭草2分,荊芥2分,川芎1錢,枳殼1錢,桂心1錢,當歸1錢,赤芍1錢,烏梅6分,丹皮5分。 主治:婦人氣熱氣虛,經滯不通,致使血來肢體麻木,或身疼痛;或室女經未行,日漸黃瘦,將成癆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資血湯

相似度 88%

紫桂湯

相似度 70%

赤芍藥方

相似度 63%

瑞金散

相似度 58%

舒肝飲

相似度 53%

生血止崩湯

相似度 5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