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21%
脾經 14%
心經 14%
大腸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7%
腎經 7%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蓬(藟木)根散

整體功效:氣消脹,和胃止嘔。

主治: 肥氣。在左脅下,似覆懷,咽酸吐水,面目萎黃胸膈不利

肥氣,是指胸膈脹滿,氣滯不通的病症。本方由牡丹皮、赤芍、桂枝、三稜、枳殼、檳榔組成,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肥氣、胸膈脹滿、氣滯不通等症。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牡丹皮:活血化瘀,行氣消脹。
  • 赤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 三稜:行氣消脹,止痛。
  • 枳殼:行氣消脹,寬胸利膈。
  • 檳榔:行氣消脹,止嘔。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肥氣,是指胸膈脹滿,氣滯不通的病症。本方由牡丹皮、赤芍、桂枝、三稜、枳殼、檳榔組成,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肥氣、胸膈脹滿、氣滯不通等症。」

傳統服藥法

蓬(藟木)根2兩(銼),牡丹1兩,赤芍藥1兩,桂心3分,京三稜1兩(炮裂),枳殼2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1兩。
上為粗散。
每服3錢,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牡丹皮、赤芍為君藥,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消脹的功效。桂枝、三稜、枳殼、檳榔為臣藥,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嘔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消脹、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噯氣
腹內有腫塊
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蓬(藟木)根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蓬(藟木)根2兩(銼),牡丹1兩,赤芍藥1兩,桂心3分,京三棱1兩(炮裂),枳殼2分(麸炒微黃,去瓤),檳榔1兩。 主治:肥氣。在左脅下,似覆懷,咽酸吐水,面目萎黃,胸膈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牡丹散

相似度 57%

當歸煎丸

相似度 54%

調經滋血湯

相似度 53%

資血湯

相似度 5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