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胯丸

BU KU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春腳集》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4%
肝經 24%
脾經 11%
心經 10%
胃經 10%
肺經 7%
膀胱經 3%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補胯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胯部屬腎經所循,而腎主骨生髓,黃耆補氣能充養腎氣,有助於強健筋骨,改善胯部虛弱疼痛。
  2. 提升免疫:黃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胯部容易受寒濕之氣侵犯,導致疼痛不適,黃耆補氣固表,可抵禦外邪,改善胯部寒濕之症狀。

總而言之,黃耆在補胯丸中,一方面補益腎氣,強健筋骨,另一方面提升免疫力,抵禦外邪,有助於改善胯部虛弱疼痛的症狀。

補胯丸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補胯丸多用於治療腰膝酸軟、腿腳麻木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風寒濕邪入侵經絡、阻滯氣血有關,而獨活可以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活血通絡: 獨活除祛風止痛外,還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補胯丸中可能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獨活與之配合,可以更好地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等症狀。

補胯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利水消腫的作用。補胯丸主要針對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而川牛膝能有效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腰膝部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引導藥力下行至腰膝部位,達到補益的效果。

補胯丸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秦艽味苦性寒,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胯疼痛、筋骨酸軟等症狀,秦艽可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秦艽亦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濕熱瘀阻所致的腰胯疼痛、腫脹等,秦艽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補胯丸中加入秦艽,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溼邪、溼熱瘀阻等因素導致的腰胯疼痛等症狀,起到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補胯丸中加入桑寄生,主要源於其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其能補益肝腎精血,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同時亦可祛除風寒濕邪,緩解腰腿疼痛。

因此,補胯丸中加入桑寄生,可增強補腎壯骨之效,有助於改善患者腰胯疼痛、行走不便等症狀。

補胯丸中加入石斛,主要原因有二:

一、 滋陰潤燥,強健筋骨: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解毒、強筋健骨之功效。補胯丸常用於治療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而石斛能滋養腎陰,強健筋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補益作用。

二、 補肝腎,改善腰膝酸軟: 肝腎虧虛是腰膝酸軟的主要病機之一,石斛可補肝腎之陰,同時還能改善腰膝痠軟、乏力等症狀,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使補胯丸功效更加全面。

補胯丸中加入黨參,主要源於其補氣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

  • 補氣益血: 黨參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改善氣血不足,對於腰胯虛弱、筋骨痠軟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健脾益腎: 黨參還能健脾胃,促進脾胃運化,從而增強腎氣,進一步滋養腰胯。

因此,補胯丸中加入黨參,可有效改善腰胯虛弱的根本原因,達到補益腰胯的目的。

補胯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壯陽,散寒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肝、脾、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補胯丸常用於治療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腎虛陽痿之症,而茴香溫腎助陽,可增強腎氣,改善陽痿症狀。
  2. 行氣止痛,溫脾止瀉: 茴香亦有行氣止痛、溫脾止瀉的功效,可緩解因腎虛導致的寒凝氣滯、腰腹疼痛等症狀。同時,對於因腎虛引發的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補胯丸中加入茴香,可發揮其溫腎壯陽、散寒止痛、行氣止痛、溫脾止瀉等功效,全面提升補腎壯陽的效果。

補胯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補益腰胯,促進氣血循環。當歸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補血藥材,常用於調理女性生理狀況。它具有活血、補血及調經的功效,對女性特別有益。

在補胯丸的組成中加入當歸,主要目的在於強化方劑的整體效果。首先,當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腰胯部位的血液供應得到改善,從而增進局部的營養吸收,有助於緩解疲勞和疼痛感。其次,當歸的調理功能可促進氣機的順暢,對身體的整體狀態有調和的作用。

綜上所述,當歸的加入不僅符合補胯丸的功能需求,也使得方劑在補益和活血方面的效果更加突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補胯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補胯丸主要針對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下肢乏力等症,而脾虛濕困往往會加重這些症狀。蒼朮的燥濕健脾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促進氣血生化,進而改善腎虛症狀。
  2. 祛風除濕:蒼朮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補胯丸中加入蒼朮,除了健脾燥濕,還可以起到祛風除濕的作用,進一步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補胯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杜仲,主要原因在於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杜仲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種氨基酸、揮發油及多醣類,這些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骨骼的力量,因此特別適合用於治療因腎虧引起的腰膝酸軟、行動不便等症狀。

此外,杜仲還被認為可以調節女性的月經功能,對於女性在經期或產後出現的身體虛弱也有一定的療效。再者,杜仲的安全性較高,副作用相對較少,適合各類體質者使用。總而言之,杜仲在補胯丸中的使用,不僅輔助 therapeutics 的核心作用,還能增強整體的療效,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補藥組合。

補胯丸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填精,滋陰益髓:熟地黃味甘性寒,入腎經,能補腎陰,填精髓,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精血虧虛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胯骨為腎之府,腎虛則胯骨失養,故熟地黃能補腎填精,從根本上改善胯骨的虛弱狀態。
  2.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熟地黃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胯骨周圍的血液供應,有利於骨骼的營養供給和修復。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導致的胯骨疼痛、活動不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補胯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強骨與暖腰益氣。其中,肉桂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肉桂的性質溫熱,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改善因寒冷引起的腰部不適。這一特性使其特別適合用於補充腎陽,增強身體的正氣。其次,肉桂具有促進消化的功效,可幫助改善脾胃功能,從而促進營養吸收,增強身體的整體抵抗力。這對於虛弱體質的患者尤為重要。

此外,肉桂中含有的揮發油及多種活性成分,能有效舒筋活血,減輕肌肉疼痛,進一步輔助補胯丸在強化腰部的效果。綜合來看,肉桂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補胯丸的療效,也充分體現了中醫方劑中藥材的相輔相成之道。

主治功效


補胯丸

【組成】

  • 黃耆
  • 獨活
  • 川牛膝
  • 秦艽
  • 桑寄生
  • 石斛
  • 黨參
  • 茴香
  • 當歸
  • 蒼朮
  • 杜仲
  • 熟地黃
  • 肉桂

【主治】

腰胯疼痛時間久了屬於虛症。

【藥材介紹】

  • 蒼朮

    • 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牛膝

    • 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 當歸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黨參

    • 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
  • 獨活

    •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杜仲

    • 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黃耆

    •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秦艽

    • 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肉桂

    • 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桑寄生

    • 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石斛

    • 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 熟地黃

    •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茴香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總結】

補胯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腰胯疼痛時間久了屬於虛症的患者。

傳統服藥法


黃耆5錢,獨活5錢,牛膝5錢,秦艽5錢,桑寄生5錢,石斛5錢,潞黨1錢5分,小茴香1錢5分,全當歸1錢半,蒼朮7錢半,杜仲7錢半,大熟地1兩,肉桂1錢5分。
上為細末,煉蟹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5錢,用溫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合胯久痛屬虛證者使用,如果是實證患者,則不宜使用。
  • 本方有補益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孕婦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補胯丸, 出處:《春腳集》卷二。 組成:黃耆5錢,獨活5錢,牛膝5錢,秦艽5錢,桑寄生5錢,石斛5錢,潞黨1錢5分,小茴香1錢5分,全當歸1錢半,蒼朮7錢半,杜仲7錢半,大熟地1兩,肉桂1錢5分。 主治:胯久痛屬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