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行經活血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行經活血湯多用於治療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的寒凝血瘀症狀,如小腹冷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腰膝酸冷等。羌活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以溫經散寒,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 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羌活入肝經,能通經活絡,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經血運行不暢,緩解經期不適。
因此,羌活在行經活血湯中發揮着溫經散寒、止痛止癢、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行經活血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疏風散寒,通經活絡:獨活性溫,能散寒止痛,並能通經絡,活血脈,對於行經期間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腹痛、經血不暢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祛風除濕:行經期間,女性體質較為虛弱,容易受寒濕侵襲,獨活能祛除風濕,有效預防和緩解經期易感風寒的症狀,避免寒濕阻滯經絡,影響氣血運行。
行經活血湯中的[當歸],主要用於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行氣的作用,能夠改善因血虛或血行不暢引起的經期腹痛、經血不規則等問題。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期症狀。當歸的加入使[行經活血湯]能夠更好地調理月經,舒緩經期不適。
行經活血湯中的[川牛膝],主要用於活血化瘀、利尿通經。川牛膝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的作用,對於經期腹痛、經血不暢有很好的療效。它還能夠利尿通經,幫助調理經期的正常運行。川牛膝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血瘀引起的經期症狀,促進經血流動,使[行經活血湯]更有效。
行經活血湯中的[茯苓],主要用於健脾利濕、安神。茯苓具有健脾利濕、安神的作用,能夠改善由於脾虛引起的濕氣滯留,對於經期不適有輔助療效。它能夠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幫助減少因脾虛濕滯引起的症狀。茯苓的加入有助於促進經期的正常運行,使[行經活血湯]更全面地調理經期症狀。
行經活血湯中的[秦艽],主要用於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秦艽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作用,能夠改善由於風濕引起的經期腹痛、經血不暢等症狀。它能夠舒緩因風濕侵襲造成的經期不適。秦艽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經期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使[行經活血湯]更具療效。
行經活血湯中的[熟地黃],主要用於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熟地黃具有強效的補血作用,能夠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經期腹痛、經血不規則。它還能夠調理經期,緩解因血虛導致的痛經。熟地黃的加入使[行經活血湯]更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期症狀。
行經活血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本,改善經血過少:杜仲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對於因腎虛所致的月經量少、經期延後等症狀,杜仲能補益腎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運行不暢,從而增加經血量。
- 調和氣血,緩解經期不適:行經活血湯旨在活血化瘀,通經止痛,而杜仲能補益肝腎,並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調和氣血,舒緩經期腹痛、腰痠等不適症狀,使經血運行通暢,達到行經活血的目的。
行經活血湯中的[紅花],主要用於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紅花具有很強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血瘀引起的經期腹痛、經血不暢。它還能夠通經止痛,對於經期的不適有很好的療效。紅花的加入有助於舒緩經期症狀,促進血液流通,使[行經活血湯]更具療效。
主治功效
行經活血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今醫徹》懷遠所載,行經活血湯主治體肥嗜酒之人,因勞作而致寒熱,尻臀腫痛,脈象空軟不數之症。此症狀雖有寒熱,但脈象空軟不數,並非實證之癰疽,而是氣血阻滯,導致局部腫痛。因此,方劑的治療策略並非攻邪,而是滋補氣血,並佐以行經活血之藥,以使氣血通暢,腫痛自消。
方中藥物組成及作用機理分析如下:
滋補藥:
- 熟地黃 (二錢): 滋陰補腎,養血生精,為方中君藥,從根本上補益氣血,改善氣血虧虛的狀態。因患者體肥嗜酒,勞作過度,可能造成腎陰虧損,故此藥尤為重要。
- 杜仲 (一錢半,鹽水炒): 補肝腎,強筋骨,與熟地黃相伍,更好地補益肝腎之陰,並強健筋骨,輔助氣血運行。鹽水炒制,可降低其燥性,更利於陰虛患者服用。
行經活血藥:
- 當歸 (一錢):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方中血分要藥,能活血養血,改善氣血瘀滯。
- 川牛膝 (一錢): 活血通經,引血下行,助血行於下焦,引導瘀血下行排出。
- 紅花 (五分): 活血化瘀,散結止痛,加強活血化瘀之力,促進局部腫痛消散。
祛風除濕藥:
- 羌活 (一錢): 散寒止痛,解表散風,前期用於緩解寒熱症狀。後因症狀轉變,劑量減小,並加入續斷。
- 獨活 (一錢): 祛風除濕,止痛解毒,與羌活配合,祛除風濕之邪,止痛。
- 秦艽 (一錢):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三藥合用,共奏祛風除濕、止痛之功。
利水滲濕藥:
- 茯苓 (一錢): 利水滲溼,健脾安神,此藥主要針對濕邪,因濕邪易阻滯氣血,故茯苓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
方中先以滋補藥物為主,佐以行經活血藥物,在治療初期以緩解寒熱為主,後續根據患者情況調整藥物,減去羌活,加入續斷(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以更有效地治療臀部腫痛。 整體而言,行經活血湯通過滋補肝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從根本上改善氣血運行,最終達到消散腫痛的目的。 方劑的靈活運用,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羌活1錢,獨活1錢,當歸1錢,牛膝1錢,茯苓1錢,秦艽1錢,熟地2錢,杜仲1錢半(鹽水炒),紅花5分。
用2劑後,減羌活,入酒炒續斷1錢。
加生薑1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症狀,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停藥。
相同名稱方劑
行經活血湯, 出處:《醫徹》卷三。 組成:羌活1錢,獨活1錢,當歸1錢,牛膝1錢,茯苓1錢,秦艽1錢,熟地2錢,杜仲1錢半(鹽水炒),紅花5分。 主治:臀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