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疝湯

FU S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8%
心經 15%
腎經 13%
肝經 9%
胃經 9%
膽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腹疝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益氣補虛,固護中焦: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腹疝患者多脾氣虛弱,中氣不足,導致臟腑下垂,易於發生疝氣。人參補益中氣,提升正氣,固護中焦,使臟腑歸位,有助於疝氣的康復。
  2. 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 人參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腹疝患者常伴有體虛易感,人參可增強抵抗力,預防感染,加快康復。

腹疝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在於其 補氣固表 的功效,有助於 提升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腹疝是指腹腔內臟器從其正常位置突出至腹壁薄弱處,黃耆能 補益脾肺之氣,使氣血充盈,則能加強腹壁肌肉的力量,防止疝氣突出。此外,黃耆還能 固護中焦,改善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有利於疝氣的恢復。

總之,黃耆在腹疝湯中扮演著 補氣固表,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疝氣康復 的重要角色。

腹疝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固腎止脫: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功效。疝氣多因脾腎虧虛,氣虛下陷,或濕熱下注而引起。茯苓能健脾益氣,固腎止脫,改善脾腎功能,有助於防止疝氣脫出。
  2.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 腹疝湯中其他藥物如補骨脂、肉桂等溫陽補腎,茯苓則能利水滲濕,避免溫燥傷陰。此外,茯苓也能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治療疝氣的目的。

腹疝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攝中氣:腹疝多因脾氣虛弱,氣虛下陷所致。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能補脾胃之氣,固攝中氣,防止疝氣突出。
  2. 補氣升陽,固護中焦:中焦為脾胃之所在,是氣血生化之源。白朮能補氣升陽,使中焦運化功能正常,有助於改善腹疝患者的氣血循環,增強抵抗力,促進疝氣康復。

總而言之,白朮在腹疝湯中起到補脾益氣、固攝中氣、升陽固護中焦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腹疝症狀,促進疾病恢復。

腹疝湯中加入附子,乃因其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疝氣本屬陽氣虛衰、寒邪客於脈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附子性溫熱,能溫補脾腎陽氣,驅散寒邪,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疝氣症狀。

此外,附子還有強壯筋骨、固攝元氣之效,有助於提升患者體質,預防疝氣復發。

腹疝湯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對於腹疝所致的疼痛、腹脹、氣逆等症狀,沉香能溫通氣血,緩解腸道痙攣,起到止痛的效果。
  2. 固氣益腎: 沉香還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對於疝氣患者因腎氣不足導致的氣虛下陷,沉香能補腎固氣,有助於改善疝氣症狀。

因此,腹疝湯中加入沉香,可以通過降氣止痛、固氣益腎,達到治療腹疝的功效。

腹疝湯中加入木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止痛: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腫止痛、行氣散瘀的功效。對於腹疝所導致的疼痛、腫脹,木瓜能起到緩解作用,促進疝氣消退。
  2. 健脾胃、助消化: 腹疝患者往往伴隨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木瓜具有健脾和胃、助消化、益氣生津的功效,能改善患者的整體體質,提升抗病能力,有利於疝氣的康復。

腹疝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止痛消腫: 腹疝常因寒邪客於臟腑,氣血凝滯,導致氣虛不固,腸胃下垂而發。羌活性溫,善於疏風散寒,並具有止痛消腫之效,能驅散寒邪,活血化瘀,緩解腹痛和腫脹。
  2. 升提陽氣,固護脾胃: 羌活入肝經,亦可升提陽氣,助脾胃運化,增強脾胃之氣,固護中焦,避免腸胃下垂。

總之,羌活於腹疝湯中,一方面可疏風散寒、止痛消腫,另一方面又能升提陽氣、固護脾胃,共同達到治療腹疝的目的。

腹疝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疝氣多因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瘀血阻滯所致,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2. 舒筋活絡: 川芎能舒筋活絡,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筋脈拘攣,改善疝氣引起的局部肌肉緊張和疼痛。

腹疝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考慮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行氣止痛: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行氣散寒、止痛的效果。腹疝多因氣滯血瘀、寒凝氣滯引起,紫蘇葉能疏散寒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腹痛。
  2. 發表散寒:腹疝常伴有寒邪入侵,紫蘇葉具有發表散寒的作用,能驅散體內寒氣,減輕腹痛,幫助恢復正常功能。

腹疝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其一,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腹疝湯中多用辛溫燥烈之品,容易傷及脾胃,甘草可緩和藥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其二,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之功效。腹疝患者常伴有脾氣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甘草能補益脾氣,固護中氣,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疝氣的修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腹疝湯」,主要成分:人參、黃耆、茯苓、白朮、附子、沉香、木瓜、羌活、川芎、紫蘇葉、甘草。

腹疝湯主治功效:疝氣腹痛,是指五臟疝氣,但睾丸沒有腫大。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托毒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效。

附子性大熱,味辛甘,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中散寒、消積止痛的功效。

沉香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行氣、降氣止嘔、溫中止瀉、補腎固精的功效。

木瓜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潤肺止咳、祛風除濕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溫經止痙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止痛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發汗止咳、理氣行氣、降氣平喘的功效。

甘草性甘,味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腹疝湯」具有補氣活血、祛風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疝氣腹痛。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炮附子、沈香、木瓜、羌活、川芎、紫蘇、甘草。
通調臟氣。
加薑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腹疝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八。 組成: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炮附子、沉香、木瓜、羌活、川芎、紫蘇、甘草。 主治:通調臟氣。主治:疝氣腹痛,即五臟疝不乾睾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