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辛黃三白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辛黃三白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而人參可以補益脾胃之氣,促進氣血生化,增強體質,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幫助機體抵抗外邪侵襲。辛黃三白湯中的一些藥材如黃芪、白朮等,也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人參的加入可以加強藥效,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辛黃三白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能。辛黃三白湯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濕邪困脾等症狀,白朮可以補益脾胃,增強其運化水濕的能力,進而改善脾胃功能,達到祛除濕邪的目的。
- 配合藥性: 辛黃三白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白茯苓、陳皮等,也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作用。白朮與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以相輔相成,提高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辛黃三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藥性以及調和脾胃。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調節血壓的功效。
方劑中辛溫燥烈的藥性,容易傷及脾胃,而白芍的酸味能收斂脾胃,寒性則能中和燥熱,有助於保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功效。此外,白芍還能緩解部分辛溫藥物對肝臟的刺激,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辛黃三白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辛黃三白湯以辛溫解表、清熱利濕為主,茯苓的加入可助於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增強療效。
- 調和藥性: 辛黃三白湯中包含辛溫藥物,如黃芩、白芷等,茯苓性平,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損傷脾胃,使藥物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服用。
辛黃三白湯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源於其補血活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治療目的相輔相成。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能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方中以辛黃三白為主,辛熱燥烈,易傷血耗陰,而當歸性溫,可緩解藥性,並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藥效更易發揮,且能滋陰潤燥,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辛黃三白湯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如下:
- 溫肺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通竅止痛之效。辛黃三白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襲肺、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細辛可溫肺散寒,改善呼吸道症狀。
- 助藥力: 細辛與黃芩、白芷、白豆蔻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藥物的療效。細辛的辛溫之性,可助黃芩清熱解毒、白芷通竅止痛、白豆蔻化濕止嘔等功效,使藥效更佳。
辛黃三白湯中加入麻黃,乃因其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功效,與方劑主治的風寒感冒症狀相符。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汗散寒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此外,麻黃還可通鼻竅,利於患者呼吸通暢。
因此,辛黃三白湯中加入麻黃,可起到驅散風寒、宣肺止咳、通鼻竅的功效,有助於患者早日康復。
辛黃三白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方劑中常配伍寒涼藥物,加入生薑可緩解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損傷脾胃陽氣,達到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效果。
- 調和藥性: 生薑辛溫,可調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峻猛,造成損傷正氣。同時,生薑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辛黃三白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脾胃,緩和藥性: 大棗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辛黃三白湯中多用辛散之品,容易傷及脾胃,加入大棗可緩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燥烈。
-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大棗甘味厚重,可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吸收,並能增強藥效。同時,大棗能與黃芪、白朮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氣益脾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辛黃三白湯」
「辛黃三白湯」為中醫方劑,主要由麻黃、生薑、大棗、白芍、白朮、白茯苓、當歸、人參、細辛等中藥材組成。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身痛、肌肉痠痛等。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
大棗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氣養血、安神、斂汗止瀉等功效,主治氣血虛弱、脾胃虛弱、失眠多夢、盜汗等。
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主治肝陰不足、肝火旺盛、頭痛眩暈、肌肉痠痛、月經不調等。
白朮性溫,味苦辛,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水腫、盜汗、口乾口渴等。
當歸性溫辛,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主治血虛血瘀、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阻絡、血瘀引起的疼痛等。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主治水腫、尿少、小便不利、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失眠多夢等。
人參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陰、固脫生津、益智安神等功效,主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體虛畏寒、氣短喘促、失眠多夢等。
細辛性溫辛,味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身痛、肌肉痠痛、寒濕痹痛等。
「辛黃三白湯」具有辛溫解表、發汗透邪、健脾益氣、補益氣血的功效,主治風寒表實證,症狀包括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氣喘、肌肉痠痛等。
「辛黃三白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症狀包括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氣喘、肌肉痠痛等。其作用機制是通過發汗解表、透邪外出,同時健脾益氣、補益氣血來增強人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白朮1錢,白芍1錢,白茯苓、當歸5分,細辛2分,麻黃2分,薑3片,棗1枚。
脈沈發熱口和,加附子。
水煎,溫服。
按:方中白茯苓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辛黃三白湯具有發汗解表、溫經散寒、和營止痛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氣血兩虛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辛黃三白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白芍1錢,白茯苓、當歸5分,細辛2分,麻黃2分,薑3片,棗1枚。 主治:陰症傷寒在表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