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煎丸

CHEN XIA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傳家秘寶》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9%
腎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1%
心經 4%
膀胱經 3%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煎丸方劑中包含馬藺花,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馬藺花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能清熱解毒,利濕止痛,對於因濕熱引起的尿路感染、膀胱炎、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沉香煎丸方劑主治寒濕凝滯、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腹瀉、月經不調等症。馬藺花加入方劑中,一方面能清熱解毒,緩解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另一方面,也能利濕止痛,配合沉香等藥物,共同達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的效果。

沉香煎丸方中含有芫花,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芫花性溫,味辛,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針對寒性咳嗽、哮喘等症。而沉香則性溫,味辛,具有降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針對氣逆、胃寒等症。

方中以芫花溫肺化痰,沉香降氣止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治療寒性咳嗽、哮喘伴隨胃寒氣逆的症狀。此外,芫花還可解沉香的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損傷津液。因此,沉香煎丸中加入芫花,旨在取其溫肺化痰之效,同時平衡藥性,達到最佳療效。

沉香煎丸方劑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橘皮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理氣化痰的功效。沉香善於行氣止痛,但其性偏燥,容易傷津耗氣。橘皮則能協同沉香行氣止痛,並起到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作用,避免沉香燥烈傷津。

2. 調和藥性: 沉香性溫燥,橘皮性溫而偏燥。將兩者配伍,既能增強行氣止痛的效果,又能相互調和藥性,避免過燥傷津。此外,橘皮還能促進沉香的藥效發揮,使其更好地發揮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沉香煎丸方劑中包含莪朮,其作用主要為:

  1. 行氣止痛: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散瘀、消積止痛之效。沉香煎丸多用於氣滯血瘀、寒凝經脈所致的疼痛,如腹痛、胸痛等,莪朮的加入可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疼痛。
  2. 消積化滯:莪朮亦有消食化積的作用,能促進消化,對於食積停滯所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沉香煎丸中,沉香具有溫腎納氣、止痛的功效,與莪朮搭配使用,可更有效地緩解氣滯血瘀、食積停滯所致的各種疼痛。

沉香煎丸方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沉香性寒,乾薑性溫,兩者配伍,可溫中散寒,協調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陽。
  2. 助陽化氣:沉香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之功效,乾薑則可助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增強沉香的藥效,使藥力更好地發揮。

因此,沉香煎丸中加入乾薑,不僅可以調節藥性,更能增強藥效,達到溫中散寒、助陽化氣的功效。

沉香煎丸方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中止痛,降逆止嘔:沉香煎丸以溫中理氣止痛為主,吳茱萸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對於寒邪犯胃、胃氣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吳茱萸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與沉香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

二、 助沉香行氣止痛: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的功效。吳茱萸同樣具有行氣止痛之效,二者合用,可增強行氣止痛之力,並能溫腎助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疼痛症狀。

沉香煎丸方中含烏頭,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1. 寒熱並用,取其相反相成: 沉香性溫,善於溫腎納氣,而烏頭性寒,可解表散寒。此方中烏頭並非單純用來祛寒,而是藉助其寒性以抑制沉香的燥熱之性,避免其過度溫燥,從而達到寒熱相濟,溫而不燥的功效。
  2. 攻補兼施,取其相輔相成: 烏頭辛溫,可散寒止痛,並能通絡活血,而沉香則溫腎補氣,能固本培元。兩者搭配,可使藥效相輔相成,既能祛除寒邪,又能溫補腎氣,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沉香煎丸方中加入巴豆,看似矛盾,實則蘊藏巧妙。

巴豆性烈,善於攻下逐瘀,可破積消癥,但其毒性亦強,需慎用。沉香則性溫,善於行氣止痛,能緩解巴豆之毒性,並使其藥力更易於發揮。

因此,沉香煎丸中加入巴豆,並非單純追求攻下之效,而是利用沉香的藥性,來控制巴豆的毒性,達到攻補兼備之目的,更有效地治療頑固之病。

主治功效


沉香煎丸

沉香煎丸中藥方劑,其組成包括馬藺花、芫花、橘皮、莪朮、乾薑、吳茱萸、烏頭、巴豆等。

莪朮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小腹作痛、痛經兼寒、氣滯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莪朮還能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強胃排空率,促進胃動力作用。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吳茱萸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橘皮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芫花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沉香煎丸中藥方劑,由馬藺花、芫花、橘皮、莪朮、乾薑、吳茱萸、烏頭、巴豆等藥材組成,具有所有因冷引起的疾病,導致胸悶腹痛,以及因受寒引起的胸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貧血心絞痛子宮肌瘤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原發性高血壓容易焦慮恐懼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煎丸,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組成:乳香1錢,沉香1錢,杏仁(炒)1錢,木香1錢,丁香1錢,百草霜2錢半,肉豆蔻(煨)1個,巴豆7粒(去油如霜)。 主治:冷積,癥積,疳積,食積,乳積,中脘不和,痞氣鬱結,或瀉利嘔噦,肚腹疼痛,傷食泄瀉。

沉香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組成:沉香1兩,木香1兩,胡椒1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阿魏(醋化,面和作餅,炙)1兩,沒藥(研)1兩,檳榔(銼)1兩,丹砂(研)1兩,硫黃(研)1兩,硇砂(研)1兩,高良薑1兩,巴豆霜2錢匕,丁香半兩。 主治:積聚心腹脹滿,不思飲食。

沉香煎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七。 組成:丁香1兩,南木香半兩,訶子肉5錢,肉豆蔻5錢,陳皮5錢,甘草5錢,人參(去蘆)5錢,胡椒5錢,青皮5錢,生薑屑5錢,白豆蔻5錢半,縮砂仁5錢半,檳榔5錢半,乾薑5錢半,官桂(去皮)5錢半,沉香3錢半,麝香2兩,白朮4錢。 主治:溫經理氣。主治:婦人雜病。

沉香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沉香(銼)半兩,丁香半兩,葫蘆巴(炒)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牛膝(去苗,銼,酒,拌炒)半兩,骨碎補(炒)半兩,茴香子(炒)半兩,石斛半兩(銼,酒拌炒),川芎半兩,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蓯蓉半兩。 主治:攤緩不收,體重無力,肢節緩弱,運動不能。

沉香煎丸, 出處:《傳家秘寶》。 組成:馬藺花1兩(頭醋2升熬乾),芫花2兩(頭醋2升熬乾),青橘1兩(湯浸,去瓤,焙乾秤),陳橘皮1兩(湯浸,去瓤,焙乾秤),蓬莪朮3兩(炮,紙裹,碎),乾薑(炮)、吳茱萸1兩(湯浸,去涎汁者,焙乾,炒黃),川烏頭1兩(炮,去皮臍),巴豆20個(去皮、油,5個煎紫色)。 主治:消化冷積。主治:一切冷氣,心胸痞滯,腹脅疼痛,傷冷心痛。

沉香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沉香1兩,丁香1兩,木香1兩,胡椒1兩,沒藥1兩,丹砂(别研,水飛)1兩,高良薑1兩,檳榔(面裹煨熟,去面)1兩,硇砂(别研,水飛,用石器慢火熬乾)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石硫黃(别研,水飛)1兩,阿魏(醋浸,去砂石,面和作餅,炙)半兩,縮砂(去皮)半兩,吳茱萸(陳者,湯洗,取沉者,炒)半兩,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錢半。 主治:化水谷,消積聚;除中滿,調順脾胃。主治:飲食不消,噫氣生熟,面黃腹脹,臟府不調;膈氣嘔逆不下食,惡心,心腹疼痛,及脾積氣,飲食進退,怠惰,水谷不化,癥瘕積聚;小兒嘔逆,心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