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0%
腎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0%
心經 5%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脾腎雙補湯

整體功效

補脾益腎,固精止瀉。

主治

泄瀉

本方由人參、山藥、白扁豆、車前子、茯苓、白芍、玉竹、菟蕬子、杜仲、地瓜、白荳蔻、石斛等組成,具有補脾益腎,固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弱所致的泄瀉,症見大便稀溏、腹痛、腰膝酸軟、乏力等。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脾腎雙補湯,治脾腎虛弱,泄瀉不止。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人參補氣益脾氣,生津止渴
山藥補脾補益脾氣,固精止瀉
白扁豆健脾健脾利濕,止瀉
車前子利水利水滲濕,通利小便
茯苓利水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白芍養血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玉竹養陰養陰生津,潤燥止渴
菟蕬子補腎補腎益精,固精止瀉
杜仲補腎補腎益精,強筋壯骨
地瓜補脾補脾益氣,固精止瀉
白荳蔻理氣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石斛補陰補益腎陰,生津止渴

傳統服藥法

人參、山藥、扁豆、車前子、白茯、白芍、葳蕤子、杜仲、山芋、白寇、石斜。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人參、山藥、白扁豆、車前子、茯苓、白芍、玉竹、菟蕬子、杜仲、地瓜、白荳蔻、石斛等均具有補益脾腎的功效。其中,人參、山藥、白扁豆、車前子、茯苓、白芍、玉竹、菟蕬子、杜仲、地瓜、白荳蔻等均具有補益脾氣的功效;石斛具有補益腎陰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腎,固精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脾腎的功效,適合脾腎虛弱所致的泄瀉患者使用。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雙補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七。 組成:人參、山藥、扁豆、車前子、白茯、白芍、葳蕤、菟絲子、杜仲、山芋、白蔻、石斛。 主治: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芍藥健脾湯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