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根散

GAN LI G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7%
肺經 13%
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13%
大腸經 6%
膀胱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甘李根散方中加入吳茱萸,乃取其辛溫燥濕、降逆止嘔之效。

甘李根散主治脾胃虛寒,濕濁內阻所致的泄瀉、嘔吐等症。吳茱萸性溫,能溫中散寒,燥濕止瀉;其辛味入脾胃,能降逆止嘔,並能溫脾陽,助運化水濕,與甘李根、厚朴等藥物相配,共奏溫中健脾、燥濕止瀉、降逆止嘔之功。

甘李根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甘李根散主治濕熱痰火所致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有效化解濕痰,改善咳嗽痰多的症狀。
  2. 降逆止嘔: 甘李根散中加入半夏,還能夠降低胃氣上逆,止嘔止呃。半夏能降逆氣,止嘔逆,對於伴隨咳嗽、痰多的嘔逆症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總而言之,半夏在甘李根散中的加入,既能燥濕化痰,又能降逆止嘔,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濕熱痰火所致病症的效果。

甘李根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甘李根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而人參具有補氣固本之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成,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根本體質。
  2. 協調藥性:甘李根散中包含甘李根等寒涼藥性藥物,容易造成脾胃虛寒,而人參性溫,能與其他藥物相互協調,避免藥性過寒,保護脾胃,提升藥效。

因此,人參的加入不僅能直接改善患者的症狀,還能促進藥物整體療效的發揮,是甘李根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甘李根散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甘李根散主治寒溼痹痛,而附子性熱,具有溫陽散寒、祛風除溼的功效,可溫通經絡,驅散寒溼,緩解疼痛。
  2. 協同作用: 甘李根散中其他藥物,如甘草、桂枝等,多偏於溫補或解表,附子則可增強其溫陽散寒的功效,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寒溼痹痛。

甘李根散中加入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化濕解表之效。甘李根散以甘李根為主,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但其性寒涼,易傷陽氣。桂枝的加入可溫陽散寒,協調甘李根散的寒性,防止其寒涼之性過於傷陽。

二、 配合甘李根散整體功效: 甘李根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桂枝具有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功效,可與甘李根散中的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痺止痛的療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甘李根散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甘李根散常用於治療血虛、氣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當歸的加入能有效補血活血,改善血運,緩解症狀。
  2. 潤燥生津:當歸還具有一定的潤燥生津作用,可滋養肝腎,緩解因血虛引起的燥熱症狀。甘李根散中加入當歸,能協調藥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甘李根散方中加入乾薑,乃取其辛溫之性,用以溫中散寒,調和脾胃。

甘李根散主治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化濕止瀉,且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與甘李根等藥材相配伍,可起到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甘李根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檳榔性溫,味辛、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下氣行水消積的作用。甘李根散為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的方劑,檳榔有助於通利大便降低腸道濕熱,使小便通暢。
  2. 消積化滯:檳榔能消食積驅蟲,對於因脾胃虛弱食積不化導致的小便不利亦有幫助。甘李根散中加入檳榔,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進一步達到通利小便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甘李根散」是以吳茱萸、半夏、人參、附子、桂枝、當歸、乾薑、檳榔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治療奔豚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四肢疼痛等症狀的功效。

  1. 吳茱萸具有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胃寒嘔吐、泄瀉、腹痛等。

  2.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3. 人參具有補氣、益氣、攝血、固脫、強壯消化系統、抗衰老、抗疲勞、降血糖、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體虛、疲倦、食慾不振、氣血虧虛等症狀。

  4.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陽虛、寒凝、胸腹疼痛、四肢冰冷、水腫等症狀。

  5.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6.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血虛、貧血、月經不調、痛經、胸腹疼痛等症狀。

  7.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8.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絛蟲病、鉤蟲病、蛔蟲病、繞蟲病、薑片蟲病等寄生蟲病,以及胸悶、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症狀。

「甘李根散」組成各中藥材雖然療效顯著,但為處方藥,應嚴格遵照醫囑服用,不可自行用藥,以避免藥物過量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傳統服藥法


甘李根2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人參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檳榔1兩。
上為散。
每服3錢,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李根散具有溫熱燥烈的性質,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患者有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等症狀,不宜服用甘李根散。

相關疾病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氣從少腹起上衝咽喉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甘李根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甘李根2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人參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檳榔1兩。 主治:奔豚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