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煎

XI XIN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腎經 18%
肝經 14%
心經 13%
胃經 11%
肺經 10%
大腸經 7%
膽經 3%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細辛煎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寒熱並用,以寒制寒: 細辛性辛溫,善於散寒止痛,但對於寒邪入裏,陽氣虛衰的病症,單用細辛可能不足以驅寒回陽。附子性熱,能溫補心陽,回陽救逆,與細辛相配,寒熱並用,既能散寒止痛,又能溫陽助陽,更能有效地驅逐寒邪,恢復陽氣。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附子可引導細辛的藥力直達病所,增強其散寒止痛的效果,同時附子還能改善細辛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避免出現副作用。兩藥相合,相輔相成,使藥效更強,治療效果更佳。

細辛煎以「細辛」為主要藥材,乃因其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痛之效。

細辛能溫經散寒,驅除寒邪,對於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同時,細辛也能溫通經絡,止痛散結,對於寒凝經脈所致的疼痛,例如頭風、牙痛、腹痛等,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細辛煎以細辛為主要藥材,正是利用其溫肺化痰、散寒止痛的藥性,以治療相關疾病。

細辛煎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祛邪:細辛性溫,辛散,善於祛寒散邪,但其性燥烈,易傷津耗氣。人參則性溫,甘補,善於益氣補脾,能補益正氣,緩解細辛的燥烈之性,避免傷正。
  2. 相輔相成:細辛入肺經,人參入脾經,二者相配,既能發揮細辛散寒止痛的功效,又能利用人參的補氣健脾作用,使藥力更趨於平和,更好地發揮藥效。

總之,細辛煎中加入人參,既能協調藥性,又能增強藥效,是中醫藥配伍的精髓所在。

細辛煎方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助細辛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善於散寒止痛,但其力較弱,且偏於表寒。乾薑性溫,辛散溫中,可助細辛溫經散寒,並深入肌膚,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溫陽化氣,防止細辛傷陽: 細辛辛散溫通,雖有助於止痛,但亦有耗氣傷陽之弊。乾薑溫陽化氣,可補益脾陽,防止細辛過於耗傷陽氣,避免寒邪散去後,陽氣虛弱,導致身體反而受損。

因此,細辛煎中加入乾薑,不僅能夠增強散寒止痛的效果,更能溫陽化氣,防止細辛傷陽,使藥效更全面,更安全。

細辛煎方劑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止嘔:細辛性溫,主治寒邪引起的頭痛、鼻塞、腹痛等症,但其偏於散寒而不善於溫陽。吳茱萸性溫,辛熱,善於溫脾胃、散寒止痛,可與細辛相輔相成,增強散寒止痛之效。
  2. 調和藥性,防止過於燥烈:細辛辛溫燥烈,若單用易傷陰耗氣。吳茱萸雖性溫,但其苦寒之性可制約細辛燥烈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燥,使藥效更平和,減少副作用。

總之,吳茱萸的加入,既能增強細辛散寒止痛之效,又能緩解細辛燥烈之性,使細辛煎方劑更加溫和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細辛煎」,其主要成分有附子、細辛、人參、乾薑、吳茱萸。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細辛煎」的主治功效是腹部和胸腔都疼痛。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細辛煎」是由附子、細辛、人參、乾薑、吳茱萸五味藥組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補氣益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腹部和胸腔疼痛。

傳統服藥法


附子2分,細辛2分,人參2分,乾薑4分,吳茱萸1合。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空心米飲送下。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細辛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細辛煎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細辛煎, 出處:《聖惠》卷三十六。 組成:細辛。 主治:口臭及(匿蟲)齒腫痛。

細辛煎,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附子2分,細辛2分,人參2分,乾薑4分,吳茱萸1合。 主治:心腹俱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