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紅丸

SUAN 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肺經 14%
腎經 11%
肝經 10%
大腸經 8%
膽經 7%
膀胱經 2%
心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蒜紅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蒜紅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狀,丁香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芳香闢穢,增強療效: 丁香具有芳香闢穢的功效,可改善藥物的口感,增強藥物的療效。此外,丁香的辛香氣味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快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蒜紅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蒜紅丸主治胸脅脹悶、脘腹疼痛,木香可行氣止痛,緩解患者胸腹部的脹悶疼痛感。
  2. 燥濕健脾:木香亦有燥濕健脾的作用,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蒜紅丸中加入木香,可輔助其他藥材,加強健脾消食的效果,使藥效更全面。

蒜紅丸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腸胃脹氣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2. 溫陽助陽: 沉香能溫補腎陽,對於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虛寒、腹痛、腹瀉等症,也能起到溫陽助陽的作用,提升藥效。

總體而言,沉香在蒜紅丸中能有效協調其他藥材,提升藥效,並針對不同病因發揮溫補氣血、行氣止痛的功效。

蒜紅丸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消積: 檳榔性溫,味辛,具有驅蟲消積之效,可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並促進消化,解決積食脹滿等症狀。蒜紅丸主治蟲積腹痛,因此加入檳榔有助於提高方劑的驅蟲效果。
  2. 行氣活血: 檳榔還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腹痛,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更有效地消積止痛。

蒜紅丸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導滯、疏肝理氣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緩解胸脅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青皮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和腫脹。

綜上,青皮在蒜紅丸方中起着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發揮療效,促進病症的緩解。

蒜紅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蒜紅丸常用於治療寒濕凝滯、脾胃不和等症狀,陳皮可助其理氣化痰,促進脾胃運化,提高藥效。

2. 輔助藥力:陳皮氣味芳香,可起到引導藥力下行的作用,使藥效更好地發揮,並能有效緩解藥物的辛辣刺激,提高患者的服藥舒適度。

蒜紅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溫胃止嘔: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胃止嘔的功效。蒜紅丸主治脘腹脹痛、嘔吐不食等症,砂仁可以溫中行氣,緩解氣滯引起的腹痛和嘔吐。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蒜紅丸中含有其他藥物,例如大蒜、紅花等,砂仁可以與這些藥物相互協同,增強藥效。例如,砂仁可以促進大蒜的吸收和利用,提升其溫中散寒的作用。

總之,砂仁在蒜紅丸中的加入,是為了增強藥物的止痛、止嘔效果,並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蒜紅丸中加入莪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三七、桃仁等配合,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
  2. 消積化滯: 莪朮亦有消積化滯之效,能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對於食積不化、腹痛脹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莪朮的加入,在活血化瘀、消積化滯方面都能起到積極作用,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蒜紅丸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下逐水: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之效。對於水腫、腹水、便祕等症,牽牛子能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水,達到通利大便、消腫散結的效果。
  2. 殺蟲止癢:牽牛子亦有殺蟲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疥瘡、溼疹等皮膚病。蒜紅丸可能用於治療一些兼有水腫、便祕及皮膚病的症狀,牽牛子可發揮其瀉下逐水和殺蟲止癢的雙重功效。

蒜紅丸中加入草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蒜紅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胸痺、心痛、脘腹冷痛等症狀,而草果的溫中散寒之性,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血瘀的症狀,起到協同其他藥物的功效。

二、 增強藥效: 草果氣味辛香,可以增強藥物的滲透力和吸收率,有助於藥效的發揮,從而提升療效。

蒜紅丸方劑中含有肉荳蔻,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可緩解寒邪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蒜紅丸主要針對寒濕凝滯、氣血瘀阻所致的痛經、經行腹痛等病症,肉荳蔻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調和脾胃,助消化:肉荳蔻還具有調和脾胃、助消化、止嘔的作用,可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蒜紅丸中含有大量溫熱藥物,肉荳蔻的調和脾胃作用可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提高藥效。

蒜紅丸方劑中加入粉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粉霜性涼,能清熱解毒,與蒜紅丸中其他藥材如大蒜、紅花等相輔相成,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2. 緩和藥性: 蒜紅丸以辛溫燥烈藥材為主,容易造成燥熱,加入粉霜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副作用,提高用藥安全性。

總體而言,粉霜的加入既能增強藥效,又能緩和藥性,使蒜紅丸的療效更顯著,安全性更高。

蒜紅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蒜紅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茯苓可幫助健脾利濕,消除濕熱,改善尿路感染症狀。
  2. 輔助降火: 蒜紅丸中含有大蒜、紅花等辛溫燥熱之品,茯苓可起到緩解燥熱、清熱解毒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防止副作用。

因此,茯苓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蒜紅丸的利濕效果,還能平衡藥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蒜紅丸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方中以人參補益心脾之氣,可提升機體正氣,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病邪的侵襲。
  2. 調和藥性: 蒜紅丸中,其他藥物如大蒜、紅花等,性偏溫燥。人參性溫和,加入後可緩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避免藥物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蒜紅丸」介紹

中藥方劑「蒜紅丸」,主要成分包括:丁香、木香、沉香、檳榔、青皮、陳皮、砂仁、莪朮、牽牛子、草果、肉荳蔻、粉霜、茯苓、人參。

丁香

性溫、味辛,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木香

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沉香

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檳榔

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青皮

性辛、溫、微苦,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砂仁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莪朮

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牽牛子

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其中,瀉下之力尤以黑牽牛子為勝。

草果

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肉荳蔻

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粉霜

性涼,味辛、鹹,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尿通淋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人參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蒜紅丸主治功效

脾積:腹部脹大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安。

總結

中藥方劑「蒜紅丸」,主要成分是:丁香,木香,沉香,檳榔,青皮,陳皮,砂仁,莪朮,牽牛子,草果,肉荳蔻,粉霜,茯苓,人參,主治功效是:脾積:腹部脹大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安。

傳統服藥法


揀丁香1兩,木香1兩,沈香1兩,檳榔1兩,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蓬莪荗(炮)1兩,牽牛1兩,草果子1兩,肉豆蔻(面裹,煨)1錢,粉霜1錢,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蒜200枚(一半生用,一半火煨熟)。
上為細末,以生。熟蒜研細,生絹扭取汁,旋用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15丸,食後淡鹽湯送下。
忌咸、酸、魚、酢、茶、醬、淹藏雞鴨、生冷、馬牛雜肉之類,只吃淡白粥一百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蒜紅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二。 組成:檳榔5錢,丁香5錢,沉香5錢,青皮(去瓤)5錢,陳皮5錢,莪朮5錢,砂仁5錢,草果仁5錢,茯苓5錢,黑牽牛7錢,人參2錢,肉豆蔻(去油)3錢,蓽澄茄3錢。 主治:脾積脹如鼓,青筋浮起,坐卧不安。

蒜紅丸, 出處:《百一》卷二引華宮使方。 組成:揀丁香1兩,木香1兩,沉香1兩,檳榔1兩,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蓬莪荗(炮)1兩,牽牛1兩,草果子1兩,肉豆蔻(面裹,煨)1錢,粉霜1錢,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蒜200枚(一半生用,一半火煨熟)。 主治:脾積。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卧不得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