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驅風散
XIAO QU F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小驅風散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小驅風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風寒感冒、外感風寒等症,而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的功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風寒入侵,達到驅除風邪的作用。
- 扶正祛邪: 風寒之邪易傷脾陽,導致氣虛乏力,而人參能補脾益氣,扶正祛邪,使機體恢復正氣,抵禦風寒侵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因此,小驅風散中加入人參,既能扶正驅邪,又能固表止汗,有助於治療小兒風寒感冒等症。
小驅風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經絡,導致的頭風、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肉桂能起到溫經散寒,驅散風寒的作用。
- 助藥力,增強療效: 肉桂性溫燥,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在小驅風散中,肉桂可以助其他藥物散寒祛風,更有效地治療風寒表證。
小驅風散中含有烏頭,乍看之下令人困惑,因為烏頭性溫燥,且有毒性,一般用於寒症,而小驅風散常用於治療風寒表證。
其實,此處烏頭的加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少量配伍,發揮其祛風散寒作用: 烏頭適量使用,可散寒止痛,解除風寒邪氣對經絡的阻滯。
- 與其他藥物相配,減少毒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白芷、蒼朮等,可緩解烏頭的毒性,並發揮協同作用,提升療效。
因此,小驅風散中使用烏頭,需嚴格控制用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有效。
小驅風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發散風寒: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等症狀,麻黃能發散風寒,使邪氣從汗孔排出,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 通鼻竅:麻黃能通鼻竅,改善鼻塞症狀。風寒邪氣侵襲鼻竅,導致鼻塞不通,麻黃的辛散之性可宣通鼻竅,使鼻通氣,改善鼻塞症狀。
因此,麻黃在小驅風散中起到發散風寒、通鼻竅的作用,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小驅風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小驅風散中多用辛溫燥烈之品,容易傷陰耗津。甘草性甘平,味甘性緩,入脾胃經,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解毒護津的功效,可以減輕燥烈之藥對身體的刺激,避免傷陰耗津,使藥性更平和。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例如,甘草可以提高桂枝的解表功效,使藥力更加深入肌表,增強驅風散寒的效果。
小驅風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其祛風解表的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肺經。其藥性溫和,既能發散風寒,又能止痛止癢,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肢體痠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防風還有止痙的功效,可以緩解風寒所致的肌肉痙攣。
因此,在小驅風散中加入防風,可以有效地驅散風寒,改善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同時也能起到止痛止癢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小驅風散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 防己味苦性寒,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小驅風散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防己可有效祛除體內風濕邪氣,緩解疼痛。
- 行氣活血: 防己入肝經、膀胱經,可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痺痛等症狀。
因此,防己在小驅風散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病症。
小驅風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燥濕: 小兒驅風散多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濕濁內停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腹瀉、食慾不振等。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可以補脾胃之氣,燥脾胃之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吸收,從根本上改善小兒脾胃虛弱的狀態。
2. 固表止汗: 部分小兒驅風散方劑中還加入白朮以固表止汗。白朮具有補氣固表之效,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同時也可減少因脾虛氣虛引起的汗出不止。
小驅風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小驅風散主治風熱壅盛、痰熱內擾之證,黃芩可清泄肺熱,化解痰熱,減輕炎症反應,輔助驅除風邪。
二、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黃芩亦可疏肝解鬱,和胃降逆。風熱入絡,易導致肝氣鬱結,脾胃不和,黃芩可疏肝解鬱,使肝氣舒暢,並和胃降逆,改善脾胃功能,協同驅散風邪。
小驅風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 川芎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驅散外邪,解除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活血通絡: 川芎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川芎在小驅風散中起著疏散風寒、活血通絡的關鍵作用,有助於改善風寒引起的諸多不適。
小驅風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小驅風散多用於治療風熱上擾,頭痛發熱,口渴咽痛等症,赤芍可清熱涼血,緩解熱證。
- 活血止痛: 赤芍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風熱所致的頭部疼痛,亦有緩解作用。同時,赤芍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利於炎症消退。
小驅風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小驅風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茯苓可健脾利濕,化解濕邪,並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緩解咳嗽。
- 配伍協調,增強藥效:茯苓與其他藥物如蒼朮、白芷等配伍,可協調藥性,增強藥效。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可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達到驅風散寒、止咳化痰的目的。
主治功效
小驅風散
組成: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肉桂:溫陽散寒、活血化瘀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功效:
風邪侵襲臟腑,導致身體筋肉運動不利,言語困難。
方劑組成介紹: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n\n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肉桂1兩,大川烏頭(炮)1兩,麻黃(去節)1兩,甘草(炙)3分,防風3分,漢防己3分,白朮3分,黃芩3分,芎窮3分,赤芍藥3分,白茯苓3分。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汗出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驅風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心煩、失眠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小驅風散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小驅風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組成:人參1兩,肉桂1兩,大川烏頭(炮)1兩,麻黃(去節)1兩,甘草(炙)3分,防風3分,漢防己3分,白朮3分,黃芩3分,川芎3分,赤芍藥3分,白茯苓3分。 主治:風入臟,身體緩急不遂,及不能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