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屍丸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養血作用可滋養肝陰,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如肝鬱氣滯型胸脅痛、脘腹疼痛等。同時,白芍的斂陰止痛功效可收斂肝陰,止痛止血,對於肝陰不足、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崩漏等症亦有輔助療效。
總而言之,白芍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養血柔肝、止痛止血的效果,有助於改善因肝氣鬱結、肝陰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五屍丸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驅散寒邪: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發表解肌之效。五屍丸主治寒邪客於脾胃,導致的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桂枝溫陽散寒,可驅散寒邪,溫暖脾胃,改善脾胃功能。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五屍丸中其他藥物如附子、乾薑等亦具溫陽散寒之效,桂枝與之配合,可加強溫陽散寒之力,更有效地驅散寒邪,改善症狀。同時,桂枝還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五屍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有以下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五屍丸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吳茱萸能溫中散寒,緩解這些症狀。
- 降逆止嘔:吳茱萸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不止的症狀,與五屍丸中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止嘔的作用。
五屍丸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為解毒、驅邪、安神。方中包含硃砂,這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其性寒、味甘、酸,進入體內後,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對於心煩不安、癲狂失常等症狀,硃砂能有效地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焦慮。由於五屍丸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病症,摻入硃砂能提升方劑的鎮靜效果,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儘管硃砂有其藥用優勢,但因其含有汞元素,需謹慎使用,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在古代醫學中,硃砂常被用於輔助治療精神病及中風後遺症,證明其在多種病症中的廣泛應用。整體而言,硃砂在五屍丸中的使用,不僅豐富了方劑的功效,還為患者帶來了更為全面的治療選擇。
五屍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五屍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症狀,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和炎症。
- 開竅醒神: 川芎性溫,能通經活絡,開竅醒神。五屍丸中加入川芎,有助於改善患者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並能增強藥效。
五屍丸中包含烏頭,主要是由於烏頭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等功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其毒性雖烈,但應用得當,可有效治療寒性疾病,如風寒濕痺、肢體麻木、寒凝心脈、心痛、寒疝腹痛等。
五屍丸為溫熱性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經絡不通所致的風濕痺痛、寒凝心脈、寒疝腹痛等症狀,而烏頭的藥性恰好可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起到治療作用。
五屍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五屍丸主治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脾胃虛寒,氣機不暢,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血循環。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五屍丸中其他藥物如吳茱萸、肉桂等也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乾薑與這些藥物相配伍,能起到相輔相成、增強藥效的作用。此外,乾薑還有升陽止吐的作用,可緩解寒邪導致的嘔吐症狀,提升藥物整體療效。
五屍丸中包含花椒,主要有以下原因:
- 溫經散寒: 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可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腹痛、腹瀉、肢冷等症狀。
- 殺蟲止癢: 花椒辛香燥烈,能驅蟲止癢,對於因蟲積或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五屍丸常用於治療多種寒溼所致的疾病,花椒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藥效,達到溫經散寒、驅蟲止癢的效果。
五屍丸方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性涼,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五屍丸為治療溫熱病證所用,常用於熱邪入血、高熱神昏、口渴煩躁等症狀,而梔子可清熱解毒,降低體溫,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 降逆止嘔:梔子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邪上逆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五屍丸中常伴隨有胃氣上逆、嘔吐的症狀,而梔子可以清熱降火,抑制胃氣上逆,起到止嘔的作用。
五屍丸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在於巴豆具有峻下逐瘀的功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經,能瀉下攻積、消腫散結。方中以巴豆配伍其他藥物,旨在通過其強烈的瀉下作用,將體內積聚的寒濕、瘀血等病邪排出,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例如,五屍丸常用於治療寒溼凝滯、氣血瘀阻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巴豆的峻下作用能將積聚在腸道的寒溼、瘀血等病邪排出,從而緩解症狀。
五屍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和其他相關疾病。在其組成中,芫花是一味重要的藥材。芫花具備獨特的藥理特性,其主要成分具有驅風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緩解由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特別有效。隨著天氣變冷,體內的寒氣可能會導致關節不適,加之風濕侵襲,這時候芫花的作用尤為顯著。
此外,芫花在中醫中常被用來治理一些皮膚病和腫塊,這使它在五屍丸的方劑中,能夠起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效果。其性味辛、苦,並帶有些許寒性,這讓它在調和方劑其他成分中,有著潤滑的作用,從而使整體方劑的效果更加協調。綜合來看,芫花的加入不僅增強了五屍丸的治療效果,還豐富了其臨牀應用範圍,使其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治療選擇。
五屍丸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解肌發表:葛根具有解肌發表、升陽散寒之效,可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等症狀,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使機體恢復正常功能。
- 疏通經絡:葛根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傳導,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五屍丸的整體功效。
因此,葛根的加入不僅能緩解外感症狀,還能促進藥物吸收,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屍丸」主要成分: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花椒: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 芫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
-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主治功效: 各種傳染病。
總結: 中藥方劑「五屍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各種傳染病。
傳統服藥法
芍藥8分,桂心8分,吳茱萸1合,丹砂4分,芎藭4分,烏頭(炮)4分,乾薑4分,蜀椒1兩(去目,汗),梔子仁5分,巴豆40枚(去心皮,熬),芫花4分,野葛皮2分。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3丸,日3次。
忌豬肉、生蔥、蘆筍、生血等物。
《外台》引《古今錄驗》無芫花、野葛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屍丸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五屍丸, 出處:《外台》卷十三引《胡洽方》。 組成:芍藥8分,桂心8分,吳茱萸1合,丹砂4分,川芎4分,烏頭(炮)4分,乾薑4分,蜀椒1兩(去目,汗),梔子仁5分,巴豆40枚(去心皮,熬),芫花4分,野葛皮2分。 主治:諸屍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