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枝丸

XIAO GUI ZH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腎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3%
胃經 11%
肺經 10%
膀胱經 6%
心包經 4%
大腸經 3%
膽經 2%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小桂枝丸中包含桂枝,主要因其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性溫,味辛,歸心、肺、膀胱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且具發汗解表之效。

方中以桂枝為主藥,用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緩解因寒邪凝滯所致的四肢厥逆、脈微欲絕、心胸憋悶、腹痛腹瀉等症狀。桂枝搭配其他藥物,如芍藥、甘草等,共同發揮調和營衛,解表散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小桂枝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中散寒: 桂枝性溫,但對於寒邪較重的患者,單用桂枝難以完全驅寒。乾薑辛溫,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與桂枝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二、 調和藥性: 小桂枝丸中含有桂枝、芍藥等藥物,桂枝溫熱,芍藥寒涼,若單用桂枝易傷陰,單用芍藥則易滯寒。乾薑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熱,使藥效更趨平衡。

小桂枝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小桂枝丸主治風寒濕痹,手足不溫,關節疼痛等症,花椒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驅散寒邪,溫暖經脈,緩解疼痛。
  2. 配合桂枝,增強溫陽效果: 桂枝性溫,味甘,與花椒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陽散寒之功。花椒的辛散之力可以促進桂枝的溫陽作用,更有效地驅散寒邪,緩解疼痛,改善肢體寒涼等症狀。

小桂枝丸為一方經典的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中包含了烏頭這一成分。烏頭性熱味辛,歸心、肝、腎經,具有強烈的溫通散寒與止痛效果。在小桂枝丸中加入烏頭,主要是為了增強整個方劑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該方主要用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冷痛等症狀。烏頭能有效驅散深層的寒氣,緩解由寒引發的疼痛。然而,烏頭亦含有劇毒成分烏頭鹼,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並經過炮製減毒處理,以免造成中毒反應。因此,在小桂枝丸的應用中,烏頭的使用既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華,也彰顯了中藥學對於藥物安全性與療效平衡的重視。

小桂枝丸中加入附子,主要是為了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桂枝性溫,善於溫經通絡,但力量較弱,難以溫煦陽氣,而附子則性熱,藥力強勁,能溫陽回陽,補火助陽,與桂枝相配,則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使藥效更強。

此外,附子能補腎壯陽,與桂枝合用,可協同溫陽氣血,使藥效更為全面。

小桂枝丸中包含前胡,主要原因如下:

  1.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前胡味辛、性溫,具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其能治療風寒感冒所致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與小桂枝丸中桂枝、生薑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溫經散寒、止咳化痰的療效。
  2. 調和藥性: 前胡性溫,可調和小桂枝丸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對於體質虛弱者更加安全有效。同時,前胡還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提高藥物的療效。

小桂枝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川芎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在小桂枝丸中,川芎與桂枝、芍藥等藥物配合,可以協同作用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有效緩解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

小桂枝丸作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在其組成中包含了白薇這一味藥材。白薇在中醫裡屬於清熱涼血、退虛熱的藥物,性味甘、鹹,微寒,歸肝、胃經。本方之所以選用白薇,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平衡方中其他溫熱藥材如桂枝的性質,避免服後導致身體過熱或燥烈。此外,白薇還能幫助治療由陰虛內熱所引起的多種症狀,例如盜汗、骨蒸潮熱等,從而增強整體療效。

小桂枝丸通常用於治療風寒表證、血虛有熱之類的病症。加入白薇之後,不僅可以調和藥性,還能夠兼顧到患者可能存在的陰虛火旺情況,使方劑的適用範圍更廣泛,且更貼合個體化治療的需求。總的來說,白薇在小桂枝丸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及藥物配伍的精妙之處。

小桂枝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功效。小桂枝丸以桂枝為君藥,溫經散寒,但若脾胃虛寒,寒邪內阻,則桂枝溫陽之力不足以達於脾胃,故需加入吳茱萸以助桂枝溫中散寒,增強其止嘔止瀉的效果。

二、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吳茱萸辛溫燥烈,能引導藥力下行,與小桂枝丸中其他藥物如桂枝、芍藥等相配伍,可使藥力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溫經散寒、調和營衛之功效,從而增強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桂枝丸」介紹

小桂枝丸是中藥方劑,具有溫中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胃中冷,虛滿醋咽,婦人產後寒中,腹內雷鳴吞醋,飲食不消。

小桂枝丸組成及介紹

小桂枝丸由桂枝、乾薑、花椒、烏頭、附子、前胡、川芎、白薇、吳茱萸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白薇:味寒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等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小桂枝丸主治功效

小桂枝丸具有溫中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胃中冷,虛滿醋咽,婦人產後寒中,腹內雷鳴吞醋,飲食不消。用於治療胃部寒冷,感覺上腹部空虛和脹滿;在吞嚥醋後,胃部會有灼熱感。婦女在產後因受寒而引起的病症,腹部會有雷鳴般的響聲;吞醋後,腹部疼痛加劇;飲食不能消化。

小桂枝丸總結

小桂枝丸是中藥方劑,具有溫中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胃中冷,虛滿醋咽,婦人產後寒中,腹內雷鳴吞醋,飲食不消。小桂枝丸由桂枝、乾薑、花椒、烏頭、附子、前胡、川芎、白薇、吳茱萸等多種中藥材組成。

傳統服藥法


桂心2兩半,乾薑9分,蜀椒(去目、閉口者)2兩(汗),烏頭(去皮)7分(炮),附子1兩半(炮,去皮),前胡5分,芎窮1兩,白薇1兩,防葵半兩,吳茱萸1兩半。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酒、飲任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桂枝丸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小桂枝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九。 組成:桂心2兩半,乾薑9分,蜀椒(去目、閉口者)2兩(汗),烏頭(去皮)7分(炮),附子1兩半(炮,去皮),前胡5分,川芎1兩,白薇1兩,防葵半兩,吳茱萸1兩半。 主治:胃中冷,虛滿醋咽;婦人産後寒中,腹內雷鳴吞醋,飲食不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