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丸

BI CHENG QI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脾經 19%
肺經 16%
腎經 12%
肝經 12%
膀胱經 7%
膽經 4%
心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蓽澄茄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理氣止痛:沉香性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止痛、溫腎納氣之效。蓽澄茄丸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腸鳴、腹瀉等症,沉香能幫助理氣散寒,緩解腸道痙攣,起到止痛作用。

二、溫陽助運:沉香還具有溫陽助運的作用,能溫補脾腎,幫助腸胃消化吸收,對寒性腹瀉有較好的改善效果。蓽澄茄丸中加入沉香,既能緩解疼痛,又能溫陽助運,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蓽澄茄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蓽澄茄丸主治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而丁香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有效緩解寒邪凝滯引起的疼痛,理氣止痛作用則可疏通氣機,解除腹脹。
  2. 協同蓽澄茄,增強藥效:蓽澄茄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消積化滯的功效。丁香與蓽澄茄藥性相近,二者合用,可增強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蓽澄茄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蓽澄茄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泄瀉,而木香可溫暖脾胃,行氣止痛,配合蓽澄茄等藥材,增強止痛、消脹的效果。
  2. 燥濕健脾:蓽澄茄丸中含有許多溫燥的藥材,容易導致脾胃虛弱,而木香則能健脾燥濕,有助於緩解溫燥藥材對脾胃的損害,維持脾胃功能的正常運作,使藥效發揮更佳。

蓽澄茄丸中加入茴香,是取其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之效。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能行氣止痛,緩解腹部冷痛、脹滿等症。

蓽澄茄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脹、腸鳴、大便溏薄等症。茴香與蓽澄茄、肉桂等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蓽澄茄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協同作用:蓽澄茄擅長理氣止痛,烏藥則以行氣止痛、溫中止痛見長。兩藥合用,可增強理氣止痛功效,更有效地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溫陽散寒:烏藥具備溫陽散寒之效,可輔助蓽澄茄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進一步改善因寒凝氣滯所致的腸胃不適。

因此,烏藥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蓽澄茄的藥效,更能擴展其治療範圍,使其更加全面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蓽澄茄丸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散寒、通鼻竅:白芷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蓽澄茄丸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白芷可協助藥物疏散風寒,改善鼻塞,使藥效更佳。
  2. 消腫止痛:白芷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輔助蓽澄茄丸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頭面部腫痛。

綜上所述,白芷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蓽澄茄丸的療效,使其更好地發揮疏風散寒、通鼻竅、消腫止痛的作用。

蓽澄茄丸中加入胡蘆巴,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溫腎助陽、理氣止痛之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目的。

胡蘆巴味甘,性溫,入腎、脾經,其溫腎助陽的功效能與蓽澄茄、肉桂等藥材協同作用,溫補腎陽,改善陽痿早洩等症狀。同時,胡蘆巴還有理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小腹冷痛等症狀。

因此,胡蘆巴的加入,不僅能加強方劑的溫腎助陽功效,還能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蓽澄茄丸中包含蓽澄茄,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蓽澄茄為君藥,功效顯著: 蓽澄茄味辛性溫,具有溫腎壯陽、理氣止痛之功效。其藥性強勁,能直達病所,故為方劑之君藥,主治腎陽虛寒所致的陽痿、早泄、腰膝酸軟、寒濕痺痛等症。
  2. 蓽澄茄與其他藥物配伍,相輔相成: 蓽澄茄與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配伍,可增強溫腎壯陽、驅寒止痛之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最佳效果。

因此,蓽澄茄丸中包含蓽澄茄,是基於其藥效顯著以及與其他藥物配伍協調的原理。

主治功效


沉香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止嘔化痰。

丁香溫暖脾胃,抑制胃酸分泌,增進胃液分泌,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木香溫暖脾胃,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白芷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蓽澄茄丸方劑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蓽澄茄半兩, 薄荷葉3錢, 荊芥穗1錢半。上為細末,糖霜蜜和丸,如櫻桃大。
每服1丸,時時噙化咽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溫,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沉香、丁香、木香等辛溫香燥之品,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蓽澄茄,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胰臟炎鼻塞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嗜眠症(嗜睡症)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鼻咽腫瘤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鼻息肉嘔吐肋間神經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蓽澄茄丸, 出處:《濟生》卷一。 組成:蓽澄茄不拘多少。 主治: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翻胃吐黑汁。

蓽澄茄丸,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六引《禦藥院方》。 組成:蓽澄茄半兩,薄荷葉3錢,荊芥穗1錢半。 主治:鼻塞不通。

蓽澄茄丸,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沉香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舶上茴香半兩,烏藥1兩,白芷1兩1分,胡蘆巴3分,蓽澄茄1分。 主治:丈夫元陽虛,冷氣上衝,心胸滿悶,腸脅雷鳴,或多攻刺,嘔逆膨脹。

蓽澄茄丸,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桂心1兩,茴香子3分,訶黎勒1兩(煨,用皮),沉香半兩,乾蠍半兩(微炒),檳榔1兩,蓬莪荗3分,白朮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銼,微妙),高良薑3分(銼)。 主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脅肋脹滿。

蓽澄茄丸,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蓽澄茄1兩,安息香1兩,木香1兩,肉桂1兩半(去皴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補骨脂1兩,茴香子1兩,沉香半兩,檳榔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膀胱虛冷氣攻腹脅脹滿,腰腳冷疼,面色多黑,體重無力。

蓽澄茄丸, 出處:《聖惠》卷九十八。 組成:蓽澄茄1兩,白豆蔻(去殼)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沉香1兩,縮砂(去殼)1兩,當歸(銼,微炒)1兩,訶黎勒皮1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乾微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白朮1兩,木香1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1兩,桂心1兩,檳榔1兩,芎藭1兩,人參(去蘆頭)1兩,枳實(麸炒微黃)1兩。 主治:脾腎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