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根浸酒

QIE ZI GEN JIN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8%
肺經 15%
心經 10%
脾經 10%
膀胱經 9%
胃經 9%
膽經 2%
大腸經 0%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蒼耳子,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祛風止癢: 蒼耳子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癢之效。茄子根浸酒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症,蒼耳子可增強其祛風止癢的效果,並輔助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 蒼耳子亦有利水消腫之功效,可配合茄子根的清熱解毒作用,共同改善水腫、濕疹等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茄子根浸酒是一種傳統上用來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筋骨疼痛等症狀的中藥方劑。在該方劑中加入牛蒡子的原因主要基於中醫理論中的「藥性」與「歸經」原則。牛蒡子性寒味苦辛,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能入肺、腎經,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痄腮等病症。此外,牛蒡子還能利尿通便,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對於改善因風濕引起的肢體腫脹有一定輔助作用。與茄子根合用,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效果,共同達到舒緩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的目的。因此,在茄子根浸酒方中加入牛蒡子,是為了提升整體療效,使之更適合用於風濕類疾病的治療。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川牛膝」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味苦寒,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的功效。茄子根本身亦具利水消腫之效,二者相合,可加強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二、 活血化瘀: 川牛膝還可活血化瘀,與茄子根搭配使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腫止痛。

茄子根浸酒為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茄子根,輔以其他草藥如牛蒡等共同浸製而成。在這種藥酒配方中加入牛蒡的原因,主要是基於牛蒡所具有的藥用價值和功效。牛蒡性寒、味甘且略帶苦味,歸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及通便利尿的作用。與茄子根搭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一方面,牛蒡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對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有所助益;另一方面,其利尿作用有助於促進人體代謝,改善水腫問題。此外,牛蒡還能調節免疫系統,提高身體抵抗力。茄子根本身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加上牛蒡的功效,使得這款藥酒在中醫臨床應用上,對於風濕關節疼痛、肌肉酸痛等病症有著不錯的緩解效果。總體而言,牛蒡在茄子根浸酒中的應用,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目的,並強化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效。茄子根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二者結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例如風疹、濕疹等。
  2. 協同增效: 防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藥效的發揮。此外,防風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幫助緩解茄子根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因此,防風的加入,能夠有效協同茄子根的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萆薢,是因其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與茄子根的功效相輔相成,可增強整體療效。

茄子根性涼,擅長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而萆薢性寒,擅長利水滲濕、清熱除濕,二者合用可加強利水消腫的功效,並能有效改善因濕熱引起的各種不適,如水腫、小便不利、濕疹等。

此外,萆薢還能解毒,可輔助茄子根清熱解毒,使藥效更顯著。

茄子根浸酒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成分為茄子根,輔以其他草藥共同炮製而成。在該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是取其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茄子根性味甘平,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而桂枝性味辛溫,長於發汗解表、溫經通陽,對於肢體酸痛、關節冷痛有良好療效。

兩者相配伍,可以增強溫通經絡、祛風除濕的作用,尤其適合治療因寒濕引起的筋骨疼痛。此外,桂枝還能調和營衛,促進身體的氣血流通,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因此,在茄子根浸酒中加入桂枝,是基於中醫辨證施治原則下的一種合理配伍,旨在更好地發揮藥物間的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 茄子根性寒,擅長清熱解毒,而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二者配伍,寒溫相濟,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
  2. 活血化瘀: 羌活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茄子根浸酒加入羌活,可增強其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範圍更廣,療效更佳。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祛風濕: 茄子根性寒,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而秦艽性苦寒,擅長祛風濕、止痺痛。二者相配,可增強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力,適用於風濕熱痺、關節疼痛等病症。
  2. 補益肝腎: 茄子根入肝經,有補益肝腎之功,秦艽入肝膽經,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二者合用,可促進肝腎氣血運行,改善肝腎虛弱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因此,秦艽加入茄子根浸酒方劑,可起到清熱解毒、祛風濕、補益肝腎等多重功效,提升其療效。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茄子根性寒,具清熱解毒之效,但若單用易傷陽氣。附子性熱,溫陽散寒,可補益心陽,平衡茄子根的寒性,防止藥性過寒,避免損傷正氣。
  2. 扶正祛邪:附子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藥效發揮,更有效地治療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

因此,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附子,不僅能調節藥性,更能增強療效,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加入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引經藥: 蠶砂性味辛溫,具有引藥入肝經的功效,可助茄子根之藥力直達肝臟,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助消化: 蠶砂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避免茄子根浸酒的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負擔。

總而言之,蠶砂的加入,不僅能引導藥力,更能輔助消化,使茄子根浸酒的藥效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茄子根浸酒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疼痛等症狀。在該方劑的組成中,除了主要成分茄子根外,還包含了龜板。龜板,在中醫學中被視為一味重要的滋補品,具有滋陰潛陽、強筋壯骨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風濕病多由外邪侵襲人體,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因此治療時需兼顧袪邪與扶正。

在茄子根浸酒中加入龜板,主要是利用其滋陰壯骨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強體質,另一方面對因風濕所引起的骨骼系統問題有輔助療效。此外,龜板還能調節體內陰陽平衡,對於長期患病導致身體虛弱的情況尤為適用。總體而言,茄子根與龜板的結合,既考慮了直接緩解症狀的需求,也顧及了改善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目的,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

茄子根浸酒方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降壓作用: 火麻仁性涼,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潤腸通便的功效。與茄子根一同浸酒,可加強其降壓作用,對於高血壓患者具有輔助治療效果。
  2. 緩解便祕: 火麻仁富含油脂,可潤腸通便,有助於緩解因高血壓藥物引起的便祕問題。茄子根本身也具有一定潤腸功效,兩者結合,更能發揮通便效果。

因此,茄子根浸酒方中加入火麻仁,不僅增強了降壓功效,同時也兼顧了通便作用,使整體療效更佳。

傳統中醫學裡,「茄子根浸酒」是一種常用的藥酒配方,據稱能活血化瘀、強筋健骨。在一些古籍記載的版本中,確實會加入虎骨作為成分之一。虎骨在傳統中醫藥中被認為具有強壯筋骨、止痛等效果,常被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症狀。然而,現代由於野生老虎成為瀕危物種,國際間已嚴格禁止虎骨交易及使用。

因此,現今任何包含虎骨的藥方都是違法且不道德的,也不符合保護野生動物的原則。對於「茄子根浸酒」這類藥酒,現代的做法已經排除了虎骨成分,轉而尋找其他可替代的草藥,如牛膝、杜仲等具有相似功效的中藥材來取代。這種改變不僅符合法律規定,也更貼近當代社會對於生態保護的價值觀。在實際應用時,應遵循合法合規的原則,選擇對環境友好的藥材配方。

茄子根浸酒方劑中,並不會添加枸杞子。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滋陰補血之功效。而茄子根性寒涼,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效。

兩者性味功效截然不同,並不適合一同入藥。若要使用枸杞子,需根據具體的病症和體質選擇其他相合的藥材搭配。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茄子根浸酒」

【組成】

  • 蒼耳子
  • 牛蒡子
  • 川牛膝
  • 牛蒡
  • 防風
  • 萆薢
  • 桂枝
  • 羌活
  • 秦艽
  • 附子
  • 蠶砂
  • 龜板
  • 火麻仁
  • 虎骨
  • 枸杞子

【功用】

  • 風寒濕邪侵襲,導致腰部和腿腳的骨髓疼痛。
  • 皮膚寒冷麻木,筋脈收縮痙攣,無法正常彎曲和伸直。

【各藥材功效介紹】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 **蒼耳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枸杞子:**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 **龜板:**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的功效。
  • **虎骨:**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等功效。
  •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蠶砂:**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等功效。
  • **牛蒡:**具有散風熱的功效。

【臨牀應用】

  • 本方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導致腰部和腿腳的骨髓疼痛,皮膚寒冷麻木,筋脈收縮痙攣,無法正常彎曲和伸直。

【總結】

中藥方劑「茄子根浸酒」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可以治療風寒濕邪侵襲,導致腰部和腿腳的骨髓疼痛,皮膚寒冷麻木,筋脈收縮痙攣,無法正常彎曲和伸直。

傳統服藥法


乾茄子根2斤(未著霜者,細銼,飯上蒸一炊時),蒼耳子1升(微炒,搗碎),牛膝1斤(去苗),鼠粘子1升(微炒,搗碎),大麻子1升(微炒,搗碎),牛蒡根1斤(切,酥炒黃),防風2兩,萆薢2兩,晚蠶砂半斤(微炒),枸杞子,敗龜2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虎脛骨2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桔梗1兩(去蘆頭),羌活2兩,秦艽2兩(去苗),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
利關節,除疼痛,去攣縮,強腰膝。
上銼細,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浸,以瓷瓶盛,密封,經二七日開之,開時不得面對瓶口。
每日空心、日午、初夜量力溫服1盞。候重者不過1劑愈。
忌毒滑、魚肉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麻疹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腹瀉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茄子根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茄子根3斤(洗令淨,曬乾),蒼耳子1升(微炒,搗碎),鼠粘子1升(微炒,搗碎),牛膝1斤(去苗),牛蒡根1斤,防風3兩(去蘆頭),萆薢1兩,桂心2兩,羌活3兩,秦艽2兩(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晚蠶砂半斤,敗龜2兩,大麻子1升,虎脛骨(塗酥,炙微黃),枸杞子1升半(半蒸,半微炒)。 主治:風毒攻註,腰腳骨髓疼痛,皮膚冷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得。

茄子根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乾茄子根2斤(未着霜者,細銼,飯上蒸一炊時),蒼耳子1升(微炒,搗碎),牛膝1斤(去苗),鼠粘子1升(微炒,搗碎),大麻子1升(微炒,搗碎),牛蒡根1斤(切,酥炒黃),防風2兩,萆薢2兩,晚蠶砂半斤(微炒),枸杞子,敗龜2兩(塗酥,炙微黃,搗爲末),虎脛骨2兩(塗酥,炙微黃,搗爲末),桔梗1兩(去蘆頭),羌活2兩,秦艽2兩(去苗),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 主治:利關節,除疼痛,去攣縮,強腰膝。主治:風證頑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