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方

BU SHEN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8%
腎經 16%
脾經 13%
肝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5%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補腎方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1. 鎮心安神,平肝潛陽: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腎藏精,主骨生髓,精氣不足則心神不寧,肝火上炎,故磁石可安神定志,平抑肝陽,進而達到補腎固精之效。
  2. 補腎益精,強壯筋骨: 磁石性寒,能降火,並有補腎益精之效。腎精不足,則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磁石可補益腎精,滋養筋骨,改善腰膝酸軟等症狀。

補腎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散寒:生薑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之效。腎主藏精,精氣虛損易感寒邪,生薑可溫暖腎陽,驅散寒氣,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冷、畏寒肢冷等症狀。
  2. 助藥力:生薑可以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補腎方劑的療效。生薑辛溫,可使藥性更易於透達腎經,發揮溫腎補腎的效果。同時,生薑亦能調和藥性,減少寒涼藥材對脾胃的刺激,有利於整體的藥物平衡。

補腎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溫補腎陽: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腎喜溫惡寒,腎陽不足易導致腰膝酸冷、四肢不溫等症狀。防風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改善腎虛所致的寒涼症狀,配合其他補腎藥材,達到溫補腎陽的目的。
  2. 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防風具有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的作用。腎虛常伴隨水腫、腰膝腫脹等症狀,防風可促進水液代謝,消散水腫,緩解腎虛帶來的不適。

總而言之,防風在補腎方中起到溫補腎陽、祛風散寒、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補腎效果。

補腎方中加入桂枝,主要是考慮其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膀胱經。其溫陽散寒之力,有助於溫煦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同時,桂枝還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腿疼痛也有緩解作用。因此,在一些補腎方中加入桂枝,可以起到溫補腎陽、通絡止痛的雙重功效,提高補腎效果。

補腎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補腎方多以溫補腎陽為主,容易燥烈傷陰。甘草能緩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熱,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副作用。
  2. 增強補益效果: 甘草能益氣補中,與其他補腎藥材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補益腎氣的作用。同時,甘草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腎臟功能的恢復。

補腎方中加入五味子,是基於其多方面的補腎功效:

  1. 固腎精:五味子味酸收斂,能固腎精、止遺精,適用於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泄等症。
  2. 補腎氣:五味子入肺經,肺主氣,肺氣與腎氣相通,五味子能補肺益氣,間接補腎氣。
  3. 滋腎陰:五味子性溫,能滋養腎陰,適用於腎陰虛、腰膝痠軟、盜汗等症。
  4. 助陽氣:五味子入心經,心主神明,心神與腎精相通,五味子能補心益神,間接助陽氣。

總而言之,五味子能多方面滋補腎臟,且其性質平和,適用於多種腎虛證候,因此常被加入補腎方中。

補腎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附子性溫熱,入腎經,具有溫陽補腎、散寒止痛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泄、畏寒肢冷等症狀,附子可溫煦腎陽,改善陽虛之症。
  2. 助藥力: 附子性溫燥,可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例如,與肉桂、鹿茸等藥物配伍,可增強補腎壯陽、溫經散寒的效果。

總之,附子在補腎方中起著溫陽補腎、助藥力之功效,是治療腎陽虛證的重要藥物。

補腎方中加入玄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清熱解毒之功效。腎陰不足,易導致虛火上炎,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症狀。玄參可以滋陰降火,清熱解毒,平衡陰陽,改善腎陰不足的症狀。
  2. 清熱利咽:玄參亦有清熱利咽之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些補腎方劑同時兼顧滋陰清熱,治療腎陰虛伴有咽喉不適的患者,玄參的加入可有效緩解咽喉症狀。

補腎方中加入牡丹皮,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雖然牡丹皮性寒,但其清熱涼血之效可緩解腎陰虛所致的虛熱,同時,活血化瘀可改善腎臟血液循環,有助於腎氣的恢復。此外,牡丹皮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所致的腎虛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在一些補腎方中加入牡丹皮,並非完全矛盾,而是根據患者體質及症狀,利用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達到更好的補腎效果。

黃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益氣補腎、健脾利濕之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大豆異黃酮對男性具有補充雄性激素、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將黃豆加入補腎方劑中,一方面可補充腎氣,另一方面可健脾益氣,提高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率,從而增強補腎的效果。此外,黃豆的營養豐富,能夠滋養身體,促進腎臟機能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腎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臺祕要》記載,補腎方主治腎氣不足所導致的系列症狀。其主要體現為:

  • 精神情志方面:心中悒悒不樂而煩亂,精神不振。
  • 感官功能方面:視力下降,目視茫茫,看不清楚;聽力減退,耳聾;眼前出現如星火般的閃光點。
  • 全身症狀方面:全身發癢,骨中作痛,少腹拘急,身體乏力,咽喉乾燥,唾液黏稠如膠,面色晦暗發黑。
  • 陽氣虛弱方面:陽氣不足,畏寒肢冷,功能減退。

治療原理分析

此補腎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圍繞補益腎氣,滋陰助陽,調和氣血展開。方中磁石滋陰補腎,平肝安神,可針對腎陰不足,虛火上擾之證;附子回陽救逆,散寒止痛,溫補腎陽,改善陽虛畏寒之症;五味子補腎養心,固精止瀉,可斂陰止汗,澀精止遺;玄參滋陰降火,清熱解毒,可清虛熱;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可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生薑、防風、桂枝則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溫通經脈,既可祛除在表之邪,又能輔助陽氣運行;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可健脾益氣,使藥力更好地發揮作用;黃豆補腎健脾,調和營養,可提供基礎營養支持,並有助於脾胃運化。

綜上所述,該補腎方劑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從滋陰、助陽、益氣、活血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調理腎臟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腎氣不足所致諸症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磁石2兩(研,綿裹),生薑2兩,防風2兩,桂心2兩,甘草1兩(炙),五味子2兩,附子1兩(炮),玄參2兩,牡丹皮3兩,大豆24枚。消疽痔。
上切。
以水1鬥2升,先於銀器中揚300遍,煮藥,取6升,去滓,更煎取2升入合,分3次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耳聾癤和癰多痰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方, 出處:《外台》卷十七引《深師方》。 組成:磁石2兩(研,綿裹),生薑2兩,防風2兩,桂心2兩,甘草1兩(炙),五味子2兩,附子1兩(炮),玄參2兩,牡丹皮3兩,大豆24枚。 主治:消疽痔。主治:腎氣不足,心中悒悒而亂,目視茫茫,心懸少氣,陽氣不足,耳聾,目前如星火;一身悉癢,骨中痛,少腹拘急,乏氣咽乾,唾如膠,顔色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