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防風湯

SHAO YAO FANG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21%
胃經 15%
肝經 12%
心經 9%
大腸經 9%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芍藥防風湯中使用赤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涼血止痛: 赤芍性涼,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血熱妄行、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如頭痛、腹痛、肢體疼痛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疏散風熱: 防風性溫,味辛甘,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止癢的功效。而赤芍的涼血止痛,可以配合防風的疏散風熱,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因此,芍藥防風湯中使用赤芍,不僅可以止痛,更能起到涼血散熱的作用,對於風熱入絡、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具有很好的療效。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芍藥防風湯以芍藥、防風為君藥,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加入陳皮可助其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芍藥偏於涼性,防風偏於溫性,而陳皮性溫,加入後可起到調和藥性、溫和脾胃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熱,更有利於藥效的發揮。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陽散寒,助藥力達表: 升麻性微溫,具有升陽散寒、透疹止痛的功效,可助芍藥、防風等藥物疏散風寒、發散表邪,使藥效更易達於肌表,達到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等症的效果。
  2. 協調藥性,防止寒涼過甚: 芍藥、防風偏寒涼,升麻的溫性可中和寒涼之性,防止藥物過寒而傷陽氣,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副作用。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 防風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之效。可與芍藥相輔相成,共奏散寒止痛之功,對於寒邪客於經絡、肢體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解表疏風: 防風還具有解表疏風之效,可輔助芍藥疏解表邪,緩解發熱、惡寒、頭痛等表證。

因此,芍藥防風湯中加入防風,不僅能散寒止痛,更能解表疏風,達到治療寒邪客於經絡、肢體疼痛等症狀的目的。

芍藥防風湯為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和營衛,疏散風邪。方中桔梗之加入,實為點睛之筆。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對治療咳嗽、喉嚨痛及胸膈不利等症狀頗有功效。在芍藥防風湯中,桔梗與防風相輔相成,防風解表散風,桔梗則升提肺氣,二者合用可增強疏散風邪之力,使外感風寒得以迅速消散。此外,桔梗還能載藥上行,引導其他藥物至病所,提高整體療效。故此,芍藥防風湯中桔梗之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藥物相互協同的智慧。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川芎,是為了增強其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之效。與芍藥、防風等藥物配伍,可增強祛風散寒之功,同時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此外,川芎還可引導藥力,使藥效更好地發揮,使整體方劑效力更強。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性寒,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積的功效。芍藥防風湯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而枳殼加入後,可疏肝理氣,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經絡阻滯,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
  2. 助芍藥散寒止痛: 芍藥性微寒,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但其寒性較弱。枳殼加入後,可以加強芍藥的散寒止痛功效,使藥效更顯著。同時,枳殼還能緩解芍藥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更適合患者服用。

芍藥防風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其組成包括芍藥、防風、陳皮、甘草、生薑與厚朴等。其中厚朴之加入,旨在利用其行氣、燥濕之效。厚朴性溫,味苦辛,歸脾、胃、大腸經,能行氣消脹,化濕除滿。在芍藥防風湯中,厚朴配合芍藥調和肝脾,防風解表疏風,陳皮理氣健脾,甘草和中,生薑溫胃,共同達到了疏風解表、調和肝脾、行氣化濕的功效。尤其對於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肢體酸痛、腹脹便溏等症狀,此方劑效果顯著。厚朴的應用,彰顯了中醫方劑配伍之精妙,以及對症候群綜合治療的理念。

芍藥防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芍藥性微寒,防風性微溫,甘草性甘平,可緩和芍藥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同時亦可協調防風的溫燥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的功效,能增強芍藥、防風的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甘草與芍藥、防風相配,既能增強藥效,又能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

主治功效


芍藥防風湯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主治功效

痘疹(水痘)出得不夠快,肚子疼痛,煩躁哭叫。

總結

芍藥防風湯由甘草、陳皮、赤芍、川芎、防風、厚朴、桔梗、升麻、枳殼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解毒透疹、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痘疹(水痘)出得不夠快,肚子疼痛,煩躁哭叫。

傳統服藥法


赤芍、陳皮、升麻、防風、桔梗、川芎、枳殼、厚朴、甘草。
《金鑒》本方用法:引用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芍藥防風湯,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四。 組成:赤芍、陳皮、升麻、防風、桔梗、川芎、枳殼、厚朴、甘草。 主治:痘出不快,腹痛,煩躁啼叫者。

芍藥防風湯,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白芍、陳皮、升麻、防風、桔梗、川芎、枳實、厚朴、甘草、白芷、香附。 主治:痘出不快,腹痛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