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地黃紫蘇煎

DI HUANG ZI SU JIAN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34%
心經 17%
脾經 13%
胃經 13%
腎經 8%
大腸經 8%
肝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肺痿喘嗽,涕唾稠粘,咽膈不利。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3兩,生薑2兩(與地黃和研,絞取汁),生玄參1斤,生天門冬(去心)半斤,生麥門冬(去心)1斤,紫蘇子(炒,研)2兩,生牛蒡4兩(細切,與玄參至紫蘇子4味爛研,以水少許拌勻,布絞取汁),杏仁(去皮尖雙仁)3兩(研,別入)。
上將兩等藥汁並杏仁和勻,於銀石器中慢火煎令稍稠,停火,加白蜜5兩,真酥2兩和勻,於飯甑上蒸少時,候冷,以淨器盛。
每服1小匙,含化,日3次,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玄參性味甘、苦、鹹、微寒。主治滋陰、降火、除煩、解毒。治熱病傷陰、舌繹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津傷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癰腫、瘰癧、溫毒發斑、目赤、白喉、瘡毒。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紫蘇子性味辛、溫。主治下氣、清痰、潤肺、寬腸。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

牛蒡性苦、寒、無毒。主治祛風熱、消腫毒。清熱解毒、疏風利咽。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瘡癤腫痛、腳癬、濕疹、風毒面腫、頭暈、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多痰四肢痿軟無力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紫蘇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組成:生地黃3兩,生薑2兩(與地黃和研,絞取汁),生玄參1斤,生天門冬(去心)半斤,生麥門冬(去心)1斤,紫蘇子(炒,研)2兩,生牛蒡4兩(細切,與玄參至紫蘇子4味爛研,以水少許拌勻,布絞取汁),杏仁(去皮尖雙仁)3兩(研,别入)。 主治:肺痿喘嗽,涕唾稠粘,咽膈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紫蘇膏

相似度 100%

益肺湯

相似度 66%

生地清肺飲

相似度 61%

安寧飲

相似度 57%

白蜜膏

相似度 57%

止衄湯

相似度 54%

二冬散

相似度 54%

增液湯

相似度 54%

集靈膠

相似度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