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滋陰養血湯

ZI YIN YANG XUE TANG

出處典籍:《痘疹會通》卷五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5%
胃經 20%
心經 12%
腎經 12%
肝經 8%
膽經 8%
小腸經 4%
脾經 4%
大腸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麻後夜熱不退,幾成瘄勞。

傳統服藥法

鱉甲、黃芩、知母、北沙參、麥冬、地骨皮、連翹、棗1枚。
此方切不宜亂用,必須審症,真是陰虧方可用,否則恐以假為真,誤成瘄勞。

方劑組成解釋

鱉甲性味鹹、微寒。主治陰虛發熱、陰虛陽亢、陰虛風動等證。能滋陰清熱、潛陽息風、軟堅散結。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驚癇、久瘧、瘧母、經閉等症。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知母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用於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沙參性味甘、微苦、微寒。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地骨皮性味甘、寒。主治清熱、涼血。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

連翹性苦、微寒。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絞痛肺結核心內膜炎慢性肝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麻疹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胸煩熱暈眩心悸手心腳心發熱容易生氣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養血湯, 出處:《痘疹會通》卷五。 組成:鱉甲、黃芩、知母、北沙參、麥冬、地骨皮、連翹、棗1枚。 主治:麻後夜熱不退,幾成瘄勞。

滋陰養血湯,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生地9g,熟地9g,當歸身9g,阿膠珠12g,白芍9g,首烏9g,枸杞子12g,炒棗仁12g,柏子仁9g,天冬9g,麥冬9g,鱉甲9g,龜版9g,甘草3g。 主治:滋陰養血。主治:慢性肝炎(陰虛型)。頭暈心悸,五心煩熱,或易怒神疲,肝區隱痛,舌質淡,少苔,脈細弦或細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知母飲

相似度 57%

門冬清肺湯

相似度 55%

潤金飲

相似度 53%

清肺活絡湯

相似度 53%

清肺平肝湯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