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秘消脹散

JIA MI XIAO ZHANG SAN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8%
胃經 28%
肺經 15%
肝經 10%
大腸經 10%
心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腸胃停滯,諸腹脹大。

傳統服藥法

半夏、厚朴、枳實、香附、麥芽、山楂、蒼朮、檳榔、廣皮、乾葛、神曲、萊菔子。
上為細末。
用木通、大腹皮各3錢煎湯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厚朴性苦、辛、溫。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枳實性苦、辛、寒。主治破氣消積、化痰散痞。 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痺、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麥芽性甘、平。主治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常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鬱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山楂性甘,微溫,無毒,酸。主治消食積;化滯瘀。用於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泄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

蒼朮性味辛、苦、溫。主治健脾、燥濕、解鬱、闢穢。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痺、足痿、夜盲。

檳榔性味苦、辛、溫。主治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薑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葛根性甘、辛、平。主治主升陽明之氣、鼓舞胃氣上行、多用於外感表證邪氣、項背強痛證、又可清熱生津而止渴。降血壓﹐治高血壓腦病(眩暈、項緊、頭痛)等症狀。

神麴性甘、辛、溫、無毒。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調中。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萊菔子性味辛、甘、平。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家秘消脹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半夏、厚朴、枳實、香附、麥芽、山楂、蒼朮、檳榔、廣皮、乾葛、神曲、萊菔子。 主治:腸胃停滯,諸腹脹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平胃保和湯

相似度 73%

寬中養胃湯

相似度 71%

消導平胃散

相似度 70%

化積健脾湯

相似度 69%

保嬰至寶錠子

相似度 69%

二陳平胃散

相似度 69%

半夏曲芽湯

相似度 69%

枳實消滯湯

相似度 66%

保合太和丸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