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家秘舒筋丸

JIA MI SHU JIN WAN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5%
腎經 18%
心經 12%
肺經 12%
脾經 9%
膀胱經 6%
胃經 6%
心包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內傷筋攣。

傳統服藥法

當歸2兩,白芍藥2兩,知母2兩,黃柏2兩,秦艽4兩,木瓜4兩(上俱為末),金銀藤2斤,鈎藤1斤,天門冬6兩,懷生地6兩,威靈仙4兩(酒浸),何首烏4兩(蒸)。
上將後六味水煎,去渣,收厚膏,拌前藥末,打為丸。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知母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用於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秦艽性苦、辛、微寒。主治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 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小兒疳熱、小便不利。

木瓜性酸、溫。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肢体酸重、筋脈拘攣等症。

鈎藤性甘苦、微寒。主治清熱平肝、息風定驚。 用於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血壓。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威靈仙性味辛、鹹、微苦、溫、小毒。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何首烏性苦、甘、澀、性微溫。主治補肝益腎、養血益精血、祛風、烏鬚髮。治肝腎陰虧、髮鬚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家秘舒筋丸,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當歸2兩,白芍藥2兩,知母2兩,黃柏2兩,秦艽4兩,木瓜4兩(上俱爲末),金銀藤2斤,鉤藤1斤,天門冬6兩,懷生地6兩,威靈仙4兩(酒浸),何首烏4兩(蒸)。 主治:內傷筋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家秘肝腎丸

相似度 70%

家秘補陰丸

相似度 70%

知柏四物湯

相似度 58%

天一生津飲

相似度 54%

蠲疼湯

相似度 54%

斑龍二至丸

相似度 54%

肝腎丸

相似度 53%

清熱四物湯

相似度 52%

疰疳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