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14%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10%
腎經 8%
大腸經 6%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祛浮飲

整體功效: 利水消腫。

主治: 四肢浮腫,將成水氣

本方由當歸、鬱李仁、白朮、陳皮、茯苓、甘草、葶藶子、木通、檳榔、益智仁、木香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四肢浮腫、將成水氣等症狀。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六:「祛浮飲,治四肢浮腫,將成水氣。」

  2. 本草正義》卷三十八:「祛浮飲,治水氣浮腫,四肢腫脹。」

  3.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祛浮飲,主治四肢浮腫,將成水氣。」

傳統服藥法

川當歸1兩(洗去上,切),鬱李仁半兩,白朮1兩,陳皮紅半兩,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葶藶子半兩(炒),川木通半兩,檳榔半兩(雞心),益智半兩,木香半兩。
上(口父)咀。每服半兩,生薑3片,水1盞半,煎7分,不拘時候,1日3-5次。以此下聖靈丸尤良。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當歸、鬱李仁、白朮、陳皮、茯苓、甘草等藥物均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中當歸、鬱李仁、白朮、陳皮、茯苓等藥物還具有補益脾胃、健脾益氣的功效,可改善水腫患者脾胃虛弱的體質;木通、檳榔、益智仁、木香等藥物具有行氣活血、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改善水腫患者氣血不通、痰濕阻滯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並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祛浮飲,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九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川當歸1兩(洗去土,切),鬱李仁半兩,白朮1兩,陳皮紅半兩,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葶藶子半兩(炒),川木通半兩,檳榔半兩(雞心),益智半兩,木香半兩。 主治:四肢浮腫,將成水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烏苓通氣散

相似度 60%

人參和中散

相似度 60%

麝香調中丸

相似度 60%

木香白朮散

相似度 58%

鬱李仁散

相似度 58%

小異功散

相似度 58%

白朮澤瀉散

相似度 58%

沉蘇湯

相似度 58%

助脾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