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祛浮飲」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浮腫多因水濕停滯,血液循環不暢所致。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濕代謝,利於消腫。
- 補血養血,滋潤臟腑: 浮腫患者往往氣血不足,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當歸能補血養血,滋潤臟腑,改善氣血虛弱的狀態,從根本上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達到祛浮飲的效果。
總之,當歸在「祛浮飲」方劑中起著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臟腑功能,從而達到祛浮飲的效果。
「祛浮飲」方劑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利水消腫: 鬱李仁味甘性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浮飲多因脾肺氣虛,水濕停聚所致,鬱李仁能通利水道,排除體內積聚的水分,達到消腫之效。
- 潤腸通便: 鬱李仁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體內的水濕,進一步緩解浮腫症狀。
綜上,鬱李仁在「祛浮飲」方劑中起着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的雙重作用,有效改善浮腫症狀,有助於恢復脾肺功能。
「祛浮飲」方劑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浮飲多因脾虛不運,水濕停滯而起,白朮能健脾胃,促進脾氣運化,利水消腫,從根本上解決浮飲問題。
- 升陽利水:白朮具有升陽舉陷之功,能鼓舞脾陽,使水濕向上運行,利於排出體外。浮飲常伴隨氣虛下陷,白朮能補氣升陽,利水消腫,改善浮腫症狀。
綜上所述,白朮在「祛浮飲」方劑中,起著健脾燥濕、升陽利水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浮腫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
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針對浮腫的兩大原因:
- 理氣消脹: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燥濕,能疏肝解鬱,化痰消積,有助於消除浮腫的氣滯水停,緩解胸腹脹滿。
- 健脾利濕:陳皮亦具有健脾利濕之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加水液代謝,使體內積聚的水分得以排出,從而達到消腫目的。
總而言之,陳皮在祛浮飲方劑中,能協同其他藥物,既能疏通氣機,又能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全面解決浮腫問題。
中藥方劑「祛浮飲」中包含「茯苓」,乃因其具有以下特性:
-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消腫排毒,有效去除體內過多水分,改善浮腫現象。
- 健脾和胃:茯苓亦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使水液代謝正常,減少浮飲產生。
因此,茯苓在「祛浮飲」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能利水消腫,又能健脾和胃,可有效改善浮腫,恢復身體機能。
「祛浮飲」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味甘,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許多祛浮飲方劑中會用到辛燥之品,例如麻黃、桂枝等,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可以緩解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損傷。
二、益氣健脾: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外,亦能益氣健脾。浮腫多因脾虛不運,水濕停滯所致。甘草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浮腫問題。
中藥方劑「祛浮飲」中,包含「葶藶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 利水消腫:葶藶子性寒,入肺、腎經,具有強力利水消腫之功效,對於因水濕停滯導致的浮腫,如水腫、胸腔積水等症狀,能有效改善。
- 宣肺化痰:葶藶子亦能宣肺化痰,有助於排除肺部積痰,改善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
因此,葶藶子在「祛浮飲」方劑中,可有效利水消腫、宣肺化痰,達到祛除浮飲之效。
方劑中加入木通以祛浮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浮飲乃水濕停滯於體表所致,木通能利水滲濕,使停滯的水濕排出體外,達到祛浮飲的效果。
- 清熱解毒: 木通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浮飲常伴有熱象,如發熱、口渴等,木通能清熱解毒,消除熱邪,進一步促進水濕代謝,達到祛浮飲的目的。
綜上所述,木通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與祛浮飲之功效相契合,故常被選入祛浮飲方劑中。
方劑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燥濕化痰、行氣利水的功效。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浮腫、水腫具有良好療效。同時,檳榔還具有行氣利水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使積聚於體內的浮腫消退。
此外,檳榔還能消食導滯,有助於改善因飲食積滯所致的浮腫。因此,在祛浮飲的方劑中加入檳榔,可以起到化痰利水、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消除浮腫。
「祛浮飲」方劑中包含「益智仁」,其主要原因在於益智仁的藥性具有健脾益腎、利水消腫的功效。
浮飲指的是水濕停滯於體表或肢體,造成浮腫、氣喘等症狀。益智仁能健脾利水,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將停滯於體表的水濕排出。同時,益智仁亦能溫腎利水,針對腎虛導致的浮腫也有不錯的效果。因此,益智仁被納入「祛浮飲」方劑中,以期發揮其利水消腫、健脾益腎的功效,達到祛除浮飲的目的。
「祛浮飲」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脹的功效。
浮飲多因脾虛不運,水濕停聚於體表所致,症狀常表現為肢體浮腫、胸悶氣短、脘腹脹滿等。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其行氣消脹之功,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排除體內積聚的濁氣,緩解浮腫、胸悶等症狀。同時,木香還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改善浮飲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浮飲」介紹
祛浮飲方劑是由當歸、鬱李仁、白朮、陳皮、茯苓、甘草、葶藶子、木通、檳榔、益智仁、木香所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
中藥組成介紹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鬱李仁: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葶藶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方劑主治功效:
祛浮飲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適用於四肢浮腫、水腫等症狀。
臨牀應用:
祛浮飲方劑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水腫、四肢浮腫、腹水、黃疸、尿少、尿不利等症狀。
結語:
祛浮飲方劑是中醫中藥中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水腫、四肢浮腫、腹水、黃疸、尿少、尿不利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當歸1兩(洗去上,切),鬱李仁半兩,白朮1兩,陳皮紅半兩,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葶藶子半兩(炒),川木通半兩,檳榔半兩(雞心),益智半兩,木香半兩。
上(口父)咀。每服半兩,生薑3片,水1盞半,煎7分,不拘時候,1日3-5次。以此下聖靈丸尤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並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浮飲,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九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川當歸1兩(洗去土,切),鬱李仁半兩,白朮1兩,陳皮紅半兩,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葶藶子半兩(炒),川木通半兩,檳榔半兩(雞心),益智半兩,木香半兩。 主治:四肢浮腫,將成水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