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效方

JING XIAO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21%
肺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4%
膽經 6%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經效方」中使用茯神,主要原因有二:

  1. 安神定志: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茯神可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2. 益氣補脾:茯神同時具有益氣補脾的功效,對於脾氣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茯神可以起到補益脾氣、增強食慾的作用。

因此,在「經效方」中使用茯神,可以同時達到安神定志和益氣補脾的功效,對於心脾兩虛、神志不安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

當歸在中藥方劑中廣泛應用,主要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與療效。首先,當歸被譽為“女子藥”,具補血活血的功能,對於月經不調、痛經及產後恢復等症狀有顯著效果。其成分中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和多種氨基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虛所引起的疲倦及面色蒼白。此外,當歸還具有調和藥性、增強其他藥材效果的特性,能在方劑中發揮“引經之功”,使其他藥材更好地滲透入體內,達到增強整體療效的目的。再者,當歸的安全性相對較高,適用於不同體質的患者,因而在中醫的臨牀應用中,當歸幾乎無法替代。由於其這些綜合優勢,使得當歸成為多種經典方劑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經效方中使用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緩解經痛及調經止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鎮痛止痙之效。對於經期腹痛、痛經、經血不調等症狀,白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調節經期,使月經週期規律。
  2. 補血養血,改善血虛症狀: 白芍具有養血作用,可改善血虛所致的臉色蒼白、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月經量少等症狀。在經效方中,白芍與其他補血藥材配合,可達到更好的補血效果。

經效方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扶正祛邪: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對於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人參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經效方往往包含多種藥材,人參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人參與黃芪搭配,可增強補氣固表之功;與甘草搭配,可緩解人參的燥性,提高藥效。

「經效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滋陰潤肺、養心安神之效。其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咳嗽,同時也能清熱解毒,對於熱病傷津、津液不足引起的咳嗽、口乾、咽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能養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心煩不安等症狀。經效方中加入麥門冬,有助於心神安定,改善睡眠品質,提升患者的整體精神狀態。

經效方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寧心,改善失眠: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酸棗仁可起到安神寧心,改善睡眠的作用。
  2. 益氣補血,緩解疲勞: 酸棗仁亦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對於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對於長期勞累、精神壓力大而引起的失眠,酸棗仁可起到益氣補血,緩解疲勞,改善睡眠品質的效果。

經效方中包含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經效方多用於治療熱證,如熱病、發熱、口渴、煩躁等,黃芩可有效降低體溫,緩解熱證症狀。
  2. 止血止痛: 黃芩還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經效方中若出現出血或疼痛的症狀,黃芩可以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總之,黃芩在經效方中發揮著清熱瀉火、止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熱證症狀,達到治病目的。

「經效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解其他藥材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性更溫和,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能增強藥效,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因此,甘草在「經效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經效方中包含白癬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殺菌止癢: 白癬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皮炎等,能起到清熱利濕、殺菌止癢的作用。
  2. 祛風止癢: 白癬皮對於風濕性皮膚病,如風疹、蕁麻疹等,也有較好的療效。其能祛風止癢,減輕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綜上,白癬皮在經效方中能發揮其殺菌止癢、祛風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皮膚病,因此被列入藥方之中。

經效方中加入大棗,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緩和藥性: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它能緩和藥性,減少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防止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功能,使藥效更易發揮。
  2. 增強藥效: 大棗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與黃芪配伍,能增強補氣固表作用;與當歸配伍,能增強養血補血作用;與甘草配伍,能增強和中緩急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經效方」

**組成:**茯神、當歸、白芍、人參、麥門冬、酸棗仁、黃芩、甘草、白癬皮、大棗。

**主治:**產後心虛心悸,精神恍惚,思維混亂,煩躁不安。

以下概述各個成份的功效

1. 茯神: 性質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失眠、驚悸、心神不寧等症狀。

2.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跌打瘀傷、咳嗽氣喘等症狀。

3.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4. 人參: 具有補氣、益氣養營、安神益智、健脾益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懶言、失眠健忘、消化不良等症狀。

5. 麥門冬: 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6. 酸棗仁: 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7. 黃芩: 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8.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9. 白癬皮: 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它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10. 大棗: 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大棗適用於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可調經理氣,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經效方」以茯神、當歸、白芍、人參、麥門冬、酸棗仁、黃芩、甘草、白癬皮、大棗為主要成分,具有補氣養血、安神益智、健脾益胃、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產後心虛心悸,精神恍惚,思維混亂,煩躁不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忽冷忽熱心情煩燥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經效方,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一。 組成:當歸1錢半,芍藥(炒)8分,苦梗8分,檳榔8分,枳殼(麸炒)8分,桂心6分,青木香6分,柴胡6分。 主治:産後肝經氣滯不平,脅脹腹痛,或寒熱往來,內熱晡熱。

經效方,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二。 組成:茯神2兩,當歸2兩,芍藥2兩,人參2兩,麥門冬(去心)2兩,酸棗仁(炒)2兩,黃芩2兩,甘草2兩,白鮮皮2兩,大棗7枚。 主治:産後心虛忪悸,志意不定,煩躁恍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