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石膏湯

JIA WEI SH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心經 20%
胃經 16%
腎經 11%
肝經 8%
脾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3%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它能有效地緩解由熱邪亢盛所致的高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2. 解毒消腫:石膏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一些熱毒蘊結引起的瘡瘍、腫痛等病症,石膏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加味石膏湯中加入石膏,旨在發揮其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以治療由熱邪亢盛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其能清泄心火,並可降肺熱,對於熱毒壅盛、心煩不寧、口渴便祕、皮膚紅腫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2. 配伍增效: 梔子與方劑中的石膏、知母等藥物相配伍,可增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達到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扶正祛邪: 石膏湯清熱瀉火,但若患者正氣虛弱,單用石膏湯恐傷正氣。人參為補氣之藥,能補益心脾,扶持正氣,使清熱瀉火之效力更顯著,且能避免過度傷正,更利於疾病的康復。

二、調和藥性: 石膏性寒,長期服用可能傷脾胃。人參性溫,與石膏相配,能調和藥性,減少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服用和吸收。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石膏性寒,擅長清熱瀉火,但容易傷津。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利水滲濕,健脾滲濕,可輔助石膏清熱利水,避免傷津耗氣,並有助於濕熱排出,提升療效。
  2. 和中健脾:石膏湯常用於治療熱病、暑濕等症,病程中容易出現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情況。茯苓健脾利濕,可緩解脾胃濕困,增進食慾,使患者體力恢復更快,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為了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石膏性寒,善清熱解毒,但容易耗傷陰液,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知母與石膏相伍,一方面可以 增強清熱瀉火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 緩解石膏的燥性,避免傷陰

此外,知母還可以 配合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熱病煩渴、口乾舌燥、脈洪數等症狀。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石膏性寒,擅長清熱解表,但單用易傷陰。生地黃性寒,同樣具有清熱涼血之效,可與石膏相輔相成,既能清熱解表,又能滋陰涼血,避免寒涼傷陰。
  2. 滋陰潤燥: 石膏解表燥熱,容易耗傷津液。生地黃滋陰潤燥,可以補充津液,防止燥熱傷陰,使清熱效果更持久,並減少副作用。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提升了加味石膏湯的清熱解表功效,更兼顧了滋陰潤燥,使藥效更全面,更適合治療熱病傷陰的症狀。

加味石膏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暑,利尿除濕: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除濕的功效。對於暑熱內侵,心煩口渴、小便不利、濕熱蘊結等症狀,可與石膏等藥材協同作用,加強清熱利濕之效。
  2. 配伍增效,調和藥性: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以清熱瀉火為主。淡竹葉的加入,不僅可增強清熱解暑之功,更可緩和石膏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涼過度而損傷脾胃。

因此,淡竹葉在加味石膏湯中的加入,既能增強藥效,又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佳。

主治功效


加味石膏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加味石膏湯由以下中藥組成:

  • 石膏:八錢。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梔子:三錢。利尿通淋、化痰止咳。
  • 人參:三錢。補氣養血、增強免疫力。
  • 茯苓:三錢。健脾益胃、利水消腫。
  • 知母:三錢。清肺降火、滋陰潤燥。
  • 生地黃:一兩。滋陰涼血、清熱解毒。
  • 淡竹葉:一兩。清心除煩、利小便。

古籍記載主治

《醫學入門》記載加味石膏湯主治:「膀胱實熱,脬轉不得小便,苦煩滿,難於俯仰。」

治療原理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與加味石膏湯治療原理相關的資訊:

  1. 熱證分類與膀胱熱:《濟陽綱目》詳細論述了火熱病證的分類、病因、病機及治法。其中提到「膀胱熱,加味石膏湯」。說明加味石膏湯適用於膀胱部位的熱證。
  2. 淋證與膀胱實熱:《濟陽綱目》和《醫學入門》皆指出淋證多屬於熱證,並細分了不同種類的淋證。其中「熱淋暴淋痛甚」可選用加味石膏湯。熱淋的病機與膀胱實熱密切相關。
  3. 方劑組成分析:加味石膏湯以石膏為君藥,大劑量清解膀胱實熱;梔子、淡竹葉增強清熱利尿之功;知母、生地黃滋陰清熱,防止化燥傷陰;人參、茯苓則扶正益氣,顧護脾胃。

綜合分析,加味石膏湯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

  • 針對病位:膀胱。
  • 針對病性:實熱。
  • 治療原則:清熱瀉火,利尿通淋,兼顧扶正。

加味石膏湯通過清解膀胱實熱,改善小便不利、煩滿等症狀。方中重用石膏,配合梔子、淡竹葉等清熱利尿藥物,直達病所;同時加入知母、生地黃滋陰,防止過度清熱傷陰;人參、茯苓則顧護脾胃,防止苦寒敗胃。全方標本兼顧,針對膀胱實熱證有較好的療效。

以上内容仅根据所提供的古文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傳統服藥法


石膏8錢, 山梔3錢, 人參3錢, 茯苓3錢, 知母3錢, 生地黃1兩, 淡竹葉1兩。
欲利,加芒消3錢。
每服1兩,水煎去滓,下蜜半合,煮2沸,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瘧疾排尿困難心情煩燥面色發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石膏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煅石膏、柴胡、陳皮、甘草。 主治:瘧在盛暑之時,唇紅面赤,煩躁作渴,欲飲冷水,或熱多寒少者。

加味石膏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石膏8錢,山梔3錢,人參3錢,茯苓3錢,知母3錢,生地黃1兩,淡竹葉1兩。 主治:膀胱實熱,脬轉不得小便,苦煩滿,難於俯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