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瘵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瘵病常伴有陰虛血虧,導致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熟地黃能滋補腎陰,生血填精,改善陰虛血虧,從根本上緩解瘵病的症狀。
- 促進藥物吸收: 救瘵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等,也具有補氣生血的作用。熟地黃的甘潤之性,能促進這些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更好地治療瘵病。
救瘵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血虛: 救瘵湯用於治療肺癆,而肺癆患者常伴有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口脣色淡等。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以補益血虛,緩解肺癆患者的虛弱症狀。
- 調和藥性: 救瘵湯中包含多味辛溫燥烈之藥,如熟地黃、當歸、黃芪等,容易造成燥熱傷陰。白芍的酸寒之性可以緩解藥物的燥烈之性,起到調和藥性、保護津液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及正氣。
救瘵湯中包含山藥,主要是因為山藥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滋陰補腎: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功效。瘵病患者常伴有陰虛內熱、腎氣虧虛等症狀,山藥可以滋養腎陰,緩解陰虛火旺,達到滋陰降火的效果。
- 健脾益氣: 山藥還能健脾益氣,增強患者的體質。瘵病患者由於長期消耗,脾胃功能往往比較虛弱,山藥可以補益脾胃,促進營養吸收,增強抵抗力,幫助患者恢復體力。
救瘵湯中包含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陰潤肺:沙參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養陰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瘵病,即肺癆,主要病機為肺陰虧虛,熱灼津液,故需用沙參滋陰潤肺,以清熱生津,緩解肺燥咳喘等症狀。
- 清熱解毒:沙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解肺熱,緩解瘵病所致的發熱、盜汗、口渴等症狀。
因此,沙參作為救瘵湯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起到養陰潤肺、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瘵病患者的肺陰虧虛和熱毒症狀。
救瘵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功,能有效抑制肺熱、胃熱,並清熱解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其涼血退熱之效,能減輕發熱、口渴、咽痛等熱證,並可改善皮膚紅腫、瘡瘍等熱毒所致的病變。
因此,救瘵湯中加入地骨皮,可有效針對肺熱、胃熱、血熱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作用,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
救瘵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源於其潤肺滋陰、清心除煩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瘵病(肺結核)所引起的陰虛發熱、咳嗽氣喘、心煩口渴等症狀。
麥門冬性寒,入肺、心經,能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並能養胃生津。瘵病多由肺陰虧損、熱邪內擾所致,麥門冬能滋陰降火,緩解肺熱,並改善因津液不足導致的口渴、乾咳等症狀,同時也能安神除煩,緩解因熱擾心神導致的心煩失眠。因此,救瘵湯中配伍麥門冬,可有效改善瘵病患者的肺陰虛症狀,起到滋陰清熱、止咳化痰、安神除煩的作用。
救瘵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其具有斂肺止咳、固澀止汗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咳虛喘、自汗盜汗等症。救瘵湯主治肺癆,而肺癆多見咳喘、盜汗等症,五味子可緩解這些症狀,增強療效。
- 益氣固精:五味子還有益氣固精、滋補腎陰的作用。肺癆患者常伴有腎氣虛損,五味子可補益腎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肺癆的康復。
救瘵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氣扶正:瘵病乃肺癆之症,患者常表現爲氣虛乏力、形體消瘦。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之效,可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抗癆病的侵襲。
- 培補脾胃:瘵病久治不愈,往往伴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患者食慾,促進營養吸收,爲機體恢復提供充足的營養。
因此,救瘵湯中加入人參,既能增強患者抵抗力,又能改善其營養狀況,爲治療肺癆提供了有利條件。
救瘵湯中包含白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瘵病,即肺結核,多因熱邪侵肺,損傷肺氣,導致咳血、發熱等症狀。白薇可清肺熱,涼血止血,緩解瘵病的症狀。
二、 疏肝解鬱,利濕退黃: 白薇亦可疏肝解鬱,利濕退黃。瘵病患者常伴隨肝氣鬱結、脾濕內蘊,導致面色萎黃、食慾不振等。白薇疏肝解鬱,利濕退黃,可改善患者的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救瘵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考量其辛溫性,以及其對肺部的雙向調節作用:
- 辛溫散寒,溫肺化痰: 白芥子辛溫,可溫肺散寒,並有助於驅散肺部的寒痰,對於寒邪客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白芥子味辛,入肺經,可宣肺通竅,有助於痰液的排出,並可平喘止咳,改善呼吸困難。
因此,救瘵湯中加入白芥子,能有效地治療寒邪客肺,以及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救瘵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滋陰涼血: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涼血的功效。對於瘵病患者常見的熱毒熾盛、陰虛內熱、血熱妄行等症狀,鱉甲能有效清熱解毒,滋養陰血,緩解症狀。
- 軟堅散結,活血化瘀:鱉甲還有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瘵病患者常伴有痰結、瘀血阻滯等情況,鱉甲可以幫助消散結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因此,救瘵湯中加入鱉甲,能夠綜合發揮其清熱解毒、滋陰涼血、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效治療瘵病。
救瘵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益氣補中: 瘵病常伴隨脾胃虛弱,濕濁內停。茯苓性平和,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減少濕濁的生成。同時,茯苓亦具益氣補中的功效,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促進身體恢復。
- 滲濕利水,化痰止咳: 瘵病患者常出現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狀。茯苓入肺經,具有滲濕利水,化痰止咳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緩解病症。
主治功效
救瘵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救瘵湯主治以下症狀:
- 縱欲傷精,腎虛諸症: 兩脛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臥遺洩、陰汗痿靡、精神倦怠、飲食減少、耳如聽風聲等。
- 癆瘵初起: 包括因房勞傷腎、失血、吐痰咳嗽、夜熱盜汗、畏寒畏熱、飲食不思、食亦不化、見色動意、思色降精、鬼交夢遺等,並伴有骨髓生癆蟲的症狀。
- 溺砂石: 小便中排出砂石,色不一,堅實如石,投熱湯中不能即化,或閉塞溺孔,溺時疼痛欲死,日稀夜數等。
治療原理
救瘵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滋陰補腎,固本培元:
- 方中熟地黃為君藥,大補腎陰,滋養精血,填補腎精虧損。
- 白芍養血柔肝,緩解腰背拘急、兩脛酸痛等症。
- 山藥健脾益氣,與熟地黃相配,滋補後天以養先天,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飲食減少等症。
- 沙參滋陰潤肺,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 麥門冬滋陰潤肺,清心除煩,有助於改善夜熱盜汗等症狀。
- 五味子收斂肺氣,止咳平喘,並能固澀止遺,改善遺精、陰汗等症。
- 人參大補元氣,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尤其適用於癆瘵初起,正氣未大虛之時。
- 清熱解毒,殺蟲除癆:
- 地骨皮清虛熱、除骨蒸,針對癆瘵之骨蒸潮熱。
- 白薇清熱涼血,利尿消腫,有助於清除體內邪熱。
- 古文中雖未明確指出方中何藥殺蟲,但鱉甲在方劑中出現,結合其他古籍資料,鱉甲在中醫裡有軟堅散結,消癥殺蟲之功,推測本方中鱉甲有殺蟲之意。
- 溫肺散寒,祛痰化飲:
- 白芥子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有助於祛除痰飲,改善咳嗽、胸悶等症。
- 利水滲濕,佐助排邪: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中,與補益藥同用,可防止滋膩礙胃,並有助於將體內濕濁、邪熱通過小便排出。
綜合分析
救瘵湯以滋陰補腎為主,兼顧清熱解毒、溫肺化痰、利水滲濕,整體藥性平和,標本兼顧。方中滋陰藥物比例較重,符合癆瘵病機以陰虛為主的特點。同時,方中加入少量溫陽、清熱、化痰、利水之品,使全方補而不滯,滋而不膩,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可有效改善癆瘵初起的各種症狀,並有助於預防病情進一步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方中提出用藥「服一年愈」,提示癆瘵治療需要長期堅持,不可急於求成。另外,古籍中還提到「必斷色欲」,強調了節慾保精對於癆瘵治療的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古文未詳細論述如何化解溺砂石之症,但「救瘵湯」針對腎虛火旺的病機進行治療,通過滋補腎陰,清降虛火,亦可能對緩解砂石症狀有所助益。同時《內傷集要》中亦記載「化石湯」一方,通過滋陰補腎、利水滲濕、軟堅化石的藥物組合,針對性地治療砂石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總而言之,救瘵湯是一首針對癆瘵初起、以腎陰虛為主要病機的有效方劑,其配伍精良,治法全面,值得後世醫家學習和借鑒。
傳統服藥法
熟地5錢,白芍2錢,山藥2錢,沙參3錢,地骨皮5錢,麥冬2錢,北五味10粒,人參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錢,鱉甲1錢,茯苓1錢。
水煎服。
必須斷色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強筋健骨的功效,適合於縱欲傷精、兩脛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遺泄、陰汗痿靡、精神倦怠、飲食減、耳颼颼如聽風聲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陽氣不足。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瘵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熟地5錢,白芍2錢,山藥2錢,沙參3錢,地骨皮5錢,麥冬2錢,北五味10粒,人參5分,白薇5分,白芥子1錢,鱉甲1錢,茯苓1錢。 主治:縱欲傷精,兩脛酸痛,腰背拘急,行立足弱,夜卧遺泄,陰汗痿靡,精神倦怠,飲食減,耳飕飕如聽風聲,爲初起之痨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