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陰闢邪湯

BU YIN PI X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腎經 19%
心經 16%
脾經 12%
肺經 11%
心包經 5%
胃經 5%
三焦經 2%
膽經 2%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心包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補陰闢邪湯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養血生津的功效。該方旨在補虛,而熟地黃可填精益髓,補益腎陰,提升患者體質,為抗邪提供基礎。
  2. 活血化瘀: 熟地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增強機體抵抗力,達到闢邪的效果。

總之,熟地黃在補陰闢邪湯中扮演著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為患者提供抵抗邪氣的必要能量,促進疾病康復。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固本培元:山茱萸性溫,味酸澀,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肝腎為先天之本,陰精虧虛則易於外邪入侵。補陰闢邪湯以山茱萸補益肝腎之陰,從根本上提升機體抵抗力,防範外邪侵襲。
  2. 收斂固澀,止汗止瀉:山茱萸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有效止汗止瀉,對於陰虛汗出、滑泄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補陰闢邪湯以山茱萸收斂固澀,防止津液外泄,進一步增強機體抗邪能力。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養血滋陰: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的功效。補陰闢邪湯旨在補益氣陰,而當歸可促進氣血生成,改善血液循環,並滋養陰血,有助於恢復正氣,抵禦邪氣入侵。
  2. 調和藥性,促進藥效發揮: 補陰闢邪湯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材,而當歸性溫,可緩和藥性,避免寒涼藥性過於強烈,損傷脾胃,同時也能協調其他藥材,使藥效更充分發揮。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養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補陰闢邪湯旨在補益陰氣,祛除邪氣,白芍能滋養肝血,改善氣血不足,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更好地抵禦外邪侵襲。

二、和解脾胃: 白芍能緩解脾胃不和,促進脾胃功能正常運作,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同時,白芍還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副作用產生。

補陰闢邪湯中包含鱉甲,主要是因為鱉甲具有以下功效:

  1. 滋陰潛陽: 鱉甲性寒,入肝、腎經,能滋陰降火,潛陽止汗,適用於陰虛火旺、盜汗、虛煩不眠等症。
  2. 清熱解毒: 鱉甲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等。

補陰闢邪湯作為清熱解毒、滋陰潛陽之方,加入鱉甲,可增強其滋陰清熱、解毒止汗之效,適用於熱毒熾盛、陰虛火旺、汗出不止等症。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解表之效,可緩解因邪氣入侵引起的肝氣鬱結,並調和表裡,促進機體正氣恢復。
  2. 清熱解毒,助補陰邪: 柴胡亦具清熱解毒之功,配合其他藥物,可清除體內熱毒,進一步助益補陰藥物的功效,達到全面調理陰陽、驅邪扶正的目的。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辛溫解表,辟邪散寒: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溫肺化痰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寒邪入侵所致的感冒、咳嗽、鼻塞等症狀,白芥子能有效驅散寒邪,達到辟邪解表的效果。
  2. 宣通肺氣,溫肺化痰: 白芥子能宣通肺氣,溫肺化痰,對於寒邪阻滯肺氣、痰濕壅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多等症狀,白芥子能有效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提升療效。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健脾,助藥力達邪所: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補陰闢邪湯多用於治療陰虛內熱、邪氣入侵所致的各種疾病,陳皮的理氣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使藥物更易到達病竈部位,進一步發揮藥效。

二、行氣消滯,避免藥物積滯:補陰闢邪湯藥物成分多屬滋陰清熱之品,若不慎服用過量,容易產生脾胃不適,出現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陳皮能行氣消滯,有助於避免藥物積滯,提高藥效的吸收利用率。

補陰闢邪湯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烏髮黑髮等功效。此湯方旨在補益氣血,改善陰虛體質,而何首烏正好能起到滋補肝腎,促進氣血生成的作用,從而達到補陰的功效。
  2. 抗菌消炎,辟邪驅邪: 何首烏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對於一些由邪氣入侵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此,何首烏的加入也符合了補陰闢邪湯“闢邪”的功效。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益氣補虛: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益氣補虛的功效。補陰闢邪湯主要針對脾虛溼盛、氣虛乏力,導致正氣不足而易受邪氣侵襲的病症。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可以化解脾胃濕邪,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爲補益正氣提供基礎。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茯苓性平和,既能健脾利濕,又能益氣補虛,不偏寒熱,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能夠更好地發揮藥物功效,提高療效。例如,與黃芪、黨參等補氣藥物配伍,能增強補氣效果;與白朮、山藥等健脾藥物配伍,能增強健脾作用。

因此,補陰闢邪湯中加入茯苓,既能健脾利濕,益氣補虛,又能助藥力,增強療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源於其 斂肺固精、益氣生津、收斂固澀 的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五味子可 收斂肺氣,防止邪氣入侵, 固護腎精,避免陰精虧損。同時,五味子能 益氣生津,滋養陰液, 收斂固澀,防止津液外泄,有效增強機體抵抗力,達到 補陰闢邪 的目的。

此外,五味子能 緩解脾胃虛弱,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於 陰虛火旺 的患者,五味子更能起到 清熱降火、滋陰養液 的作用。

補陰闢邪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 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經,能滋養心陰,潤肺止咳,並可清熱解毒,用於陰虛肺燥,咳嗽痰少,心煩口渴,以及熱毒蘊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

補陰闢邪湯旨在補益陰氣,驅邪解毒,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之性正好契合此方劑的治病機理,有助於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陰闢邪湯」

中藥方劑「補陰闢邪湯」的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黃、山茱萸、當歸、白芍、鱉甲、柴胡、白芥子、陳皮、何首烏、茯苓、五味子、麥門冬。這些中藥材具有補陰、滋陰、益精、補腎、固澀、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陰氣非常虛弱,晚上發熱,白天發冷等症狀。

中藥藥材的作用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總結

「補陰闢邪湯」方劑具有補陰、滋陰、益精、補腎、固澀、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陰氣非常虛弱,晚上發熱,白天發冷等症狀。此方劑中,熟地黃、山茱萸、當歸、白芍、鱉甲等藥材具有補陰、滋陰、益精、補腎的作用;柴胡、白芥子、陳皮等藥材具有化痰、止咳、平肝、息風的作用;茯苓、五味子、麥門冬等藥材具有固澀、生津、安神的作用。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陰氣虛弱、發熱、發冷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補陰闢邪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二。 組成:熟地半兩,山茱萸4錢,當歸3錢,白芍3錢,鱉甲5錢,柴胡3錢,白芥子3錢,陳皮1錢,生何首烏3錢,茯苓5錢,北五味1錢,麥冬3錢。 主治:陰氣甚虛,夜發寒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