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沃雪滾痰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其止痙平喘之效。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對於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哮喘,天麻可平息肺氣、緩解痙攣,有助於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此外,天麻也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進一步促進痰液的運化,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沃雪滾痰丸」方劑中加入「天竹黃」,是基於其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藥理作用。
天竹黃性寒,味苦,歸肺、心經。其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喘息、咯痰黃稠等症狀,天竹黃可有效清熱化痰,緩解呼吸道症狀。
同時,天竹黃亦可治療風熱、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等。在「沃雪滾痰丸」中,天竹黃與其他清熱化痰藥物配合,可增強療效,達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腫止痛的目的。
中藥方劑[沃雪滾痰丸]的組成中包含雄黃。雄黃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但其主要成分砷具有毒性,對人體健康有潛在風險。由於雄黃的毒性,現代醫療中已不推薦使用,應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替代。使用雄黃可能引起中毒和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在製作方劑時應避免使用含有雄黃的藥材。
沃雪滾痰丸中包含礞石,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特性:
- 清熱化痰: 礞石味甘鹹寒,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涎,並能降逆止嘔。此特性有助於治療因肺熱痰多引起的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狀。
- 利水消腫: 礞石亦能利水消腫,對於因痰濕阻肺導致的胸悶、呼吸不暢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礞石在沃雪滾痰丸方劑中起到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痰熱咳嗽、胸悶氣喘等疾病。
沃雪滾痰丸方中使用天南星,主要是基於其燥濕化痰與止咳平喘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善於燥濕化痰,對於寒痰、濕痰尤為有效。其又能止咳平喘,對於因痰阻氣道引起的咳嗽、喘息,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沃雪滾痰丸中加入天南星,旨在針對寒痰、濕痰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發揮其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沃雪滾痰丸中含有巴豆,主要原因在於其 瀉下通便、燥濕化痰 的功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肺、大腸經,具有峻下逐水 的作用,能迅速清除體內積聚的痰濕,並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廢物。
此外,巴豆還具有 解毒 的作用,可緩解痰濕所致的各種不適症狀,如咳嗽、氣喘、胸悶等。但巴豆屬於峻下藥,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過量使用造成腹瀉、腹痛等副作用。
沃雪滾痰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白附子性溫燥,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肺、咳嗽氣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沃雪滾痰丸針對寒濕咳嗽,白附子能有效去除痰濕,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溫陽散寒:白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肺,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在寒濕咳嗽的治療中,白附子可以溫陽驅寒,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痰液排出。
沃雪滾痰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緩和藥性: 沃雪滾痰丸以清熱化痰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溫,能緩解寒涼藥性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正氣。
-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入脾經,有益氣健脾、緩解咳嗽、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增強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甘草在沃雪滾痰丸中起到重要的調和作用,既能減輕藥物副作用,又能提升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沃雪滾痰丸方劑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攻毒化痰: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祛風止痙的功效。對於痰熱壅肺、氣逆喘咳等症狀,全蠍可通過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達到治療目的。
2. 息風止痙: 全蠍對於風痰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其可通過疏通經絡,平息肝風,達到止痙的效果。
因此,沃雪滾痰丸方劑中加入全蠍,可發揮其攻毒化痰、息風止痙的功效,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沃雪滾痰丸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利用其解表散寒的功效,以達到祛風止咳的目的。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止咳止喘的功效。痰濁壅肺,多因外邪侵襲,風寒束表所致,而沃雪滾痰丸旨在治療寒痰咳喘,防風可疏散外邪,使肺氣宣通,痰液易於排出,從而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此外,防風還有解表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頭疼、鼻塞等症狀。
沃雪滾痰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化痰止咳: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痰熱壅肺、氣喘咳嗽的病症,麝香能開宣肺氣,化解痰濁,促進痰液排出,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麝香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痰濁阻絡、氣血瘀滯導致的咳嗽胸痛,麝香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痛。
因此,沃雪滾痰丸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等多重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痰熱壅肺、氣喘咳嗽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沃雪滾痰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肺風痰喘」,即因風邪犯肺、痰濁壅盛所致之咳喘證。臨床表現多見痰鳴氣促、喘息不平,甚則痰聲漉漉、胸悶氣逆,屬風痰相搏、肺氣不降之實證。古代醫家以此方導痰行積,針對痰熱壅肺、風邪引動之頑痰喘嗽。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 方劑組成層次解析
豁痰逐積
- 礞石(煨):質重墜痰,專攻頑痰老痰,「滾痰」之名由此而來。
- 膽星:苦涼化痰,清熱息風,善治痰熱驚風。
- 巴霜(巴豆霜):峻下冷積,開通痰閉,佐礞石蕩滌痰涎從下而出。
息風定驚
- 明天麻:柔肝息風,解痙止搐,針對風痰上擾之喘鳴。
- 全蠍:搜風通絡,祛風止痙,助天麻平肝風、定痰喘。
- 白附子:祛風痰、逐寒濕,尤擅頭面風痰之證。
- 防風:外散風邪,內舒肝氣,協調諸藥宣散肺風。
清熱開竅
- 天竺黃:清心豁痰,涼肝定驚,治痰熱壅盛之喘嗽。
- 雄黃:解毒燥濕,辟穢化痰,輔佐痰熱之邪外出。
- 麝香:芳香開竅,通徹上下,引藥力直達痰阻之竅。
調和藥性
- 生甘草:甘緩和中,調和峻烈之性,減巴霜、礞石傷正之弊。
(二) 配伍邏輯與治療機轉
- 痰熱風動並治:方中礞石、膽星、巴霜主攻痰積;天麻、全蠍、白附子專祛風邪,體現「治痰先治風,風去痰自消」之法。
- 通腑與開竅並行:巴霜瀉下導痰從腸出,麝香開竅引痰從上宣散,形成上下分消之勢。
- 竹瀝為引:竹瀝甘寒滑利,增強化痰通絡之效,且制諸藥燥烈之性。
(三) 整體功效推論
此方集「滾痰、息風、開竅」於一體,適用於風邪引動、痰熱膠結之重症。其作用原理在於:
- 滌除體內伏匿之頑痰,消除痰阻氣逆之根本。
- 平息肝風內動,解除風痰相搏之病理連鎖。
- 通過通腑與開竅,給邪以出路,恢復肺氣肅降。
註:方名「沃雪」喻其化痰效速如沸水澆雪,「滾痰」明示其峻烈之性,適用於體實痰盛之證,虛弱體質或幼兒慎之。
傳統服藥法
明天麻1兩(煨),天竺黃5錢(嫩),雄黃3錢,礞石5錢(煨),膽星1兩,巴霜4錢,白附子6錢(泡),生甘草3錢(去皮),全蠍5錢(去毒),防風3錢,麝香2分。
導痰行積。
上為細末,用竹瀝一鐘拌和,再研極細,入瓷瓶內陳年許。
量情而用。
芽兒禁用。週歲以外者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沃雪滾痰丸, 出處:《幼科金針》卷上。 組成:明天麻1兩(煨),天竺黃5錢(嫩),雄黃3錢,礞石5錢(煨),膽星1兩,巴霜4錢,白附子6錢(泡),生甘草3錢(去皮),全蠍5錢(去毒),防風3錢,麝香2分。 主治:導痰行積。主治:肺風痰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