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星丸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的藥理作用。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其善於化痰散結,止咳平喘,對於痰多咳嗽、哮喘等症有顯著療效。同時,天南星還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天星丸方劑中加入天南星,能夠有效治療風寒痰阻、氣逆喘咳、肢體麻木等疾病,發揮其化痰止咳、祛風止痙的功效。
天星丸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毒性入肝經,且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
全蠍性寒,味辛鹹,歸肝經,具有較強的鎮靜安神作用,可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其通絡止痛的功效,則能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天星丸作為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劑,全蠍的加入有助於平肝熄風、通絡止痛,改善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促進恢復。
天星丸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風散熱:蟬蛻性涼,善於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對於因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通竅利咽:蟬蛻具有通竅利咽之效,可以緩解因風熱邪毒侵犯所致的鼻塞、流涕、耳鳴、咽喉腫痛等症狀。與天星丸中其他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藥物配合,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天星丸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天星丸主治風寒咳嗽,症見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風寒侵襲所致的咳嗽症狀。
- 兼具解表散寒和止痛止癢的作用: 天星丸中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防風可以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防風與荊芥、柴胡等藥物配伍,可以增強解表散寒的作用;與白芷、蒼朮等藥物配伍,可以增強止痛止癢的作用。
天星丸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白附子性溫,具有祛風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天星丸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白附子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症狀。
- 消痰散結:白附子亦具有一定的消痰散結作用,可用於治療痰濁阻滯引起的頭昏、胸悶等症。天星丸中加入白附子,可以幫助消除痰濁,改善頭部氣血流通,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症狀。
天星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熄風: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天麻能有效改善。
- 祛風止痛:天麻能祛除風邪,止痛止痙。對於因風邪侵襲引起的頭痛、頭脹、肢體疼痛等症狀,天麻亦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天星丸中加入天麻,能夠協同其他藥物,發揮平肝熄風、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病症起到重要作用。
天星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天星丸主治小兒驚癇,而白僵蠶可有效抑制痙攣,緩解抽搐症狀,起到安神定驚的作用。
- 疏風散熱:白僵蠶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天星丸中加入白僵蠶,可增強其疏風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小兒驚癇。
天星丸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醒神的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中風昏厥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開通閉塞的經絡,使患者恢復清醒。
此外,麝香還能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天星丸中加入麝香,能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天星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
《醫學入門》中提及:「肺癇,面白、反視、驚掣、吐沫潮涎。天星丸:膽星、全蠍、蟬蛻各二錢半,防風、白附子、天麻、姜蠶各一錢半,麝香五分,為末棗肉丸,綠豆大。每三丸,荊芥、生薑煎湯下。」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天星丸主要用於治療「肺癇」。其臨床表現為:
- 面白: 面色蒼白,提示氣血不足或寒邪內侵。
- 反視: 目睛上翻或斜視,為風痰阻絡、筋脈失養之象。
- 驚掣: 抽搐、痙攣,為肝風內動、痰熱擾絡之症。
- 吐沫潮涎: 口吐白沫、多涎,為痰涎壅盛、上泛之象。
綜合以上症狀,可判斷肺癇屬於中醫學「風痰」或「肝風」為患的範疇,證屬風痰阻絡、痰熱內擾,肝風內動。
治療原理分析:
天星丸的組方,充分體現了其針對肺癇病機的治療思路:
化痰散結、息風止痙:
- 天南星(膽星): 苦溫燥烈,能化痰散結,為治療痰涎壅盛之要藥。
- 天麻: 息風止痙,平肝潛陽,針對肝風內動引起的驚掣。
- 白附子: 燥濕化痰,可協助天南星化解痰濕。
祛風解痙、通絡止痛:
- 防風: 發散風邪,疏散體表之風,以防外風引動內風。
- 全蠍: 活血通絡,解毒殺蟲,善於通經絡,熄風止痙。
- 白殭蠶: 疏肝理氣,解鬱止痛,有平肝息風作用,兼能化痰散結。
- 蟬蛻(蟲脫): 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能疏散風邪,解痙熄風。
開竅醒腦、行氣活血:
- 麝香: 芳香開竅,醒腦提神,能通經活絡,促進氣血運行。
綜合分析:
天星丸配伍精當,其治療肺癇的原理在於:以天南星、白附子化痰散結,以天麻、全蠍、白殭蠶、蟬蛻熄風止痙,以防風疏散外風,以麝香開竅醒腦、通經活絡。諸藥合用,能起到化痰息風、祛風通絡、開竅醒腦的功效,針對肺癇之風痰阻絡、痰熱內擾、肝風內動的病機,使症狀得以緩解。?芥生薑煎湯送服,可助藥力發散,以祛邪外出。
此方劑配伍雖有獨到之處,但藥性較為峻猛,應用時仍需辨證論治。
傳統服藥法
膽星2錢半,全蠍2錢半,蟬退2錢半,防風1錢半,白附子1錢半,天麻1錢半,僵蠶1錢半,麝香5分。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荊芥、生薑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星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星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六。 組成:膽星2錢半,全蠍2錢半,蟬退2錢半,防風1錢半,白附子1錢半,天麻1錢半,僵蠶1錢半,麝香5分。 主治:肺癇。面白,反視,驚掣,吐沫潮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