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附通氣湯

WU FU TO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7%
肝經 14%
胃經 13%
腎經 8%
心經 6%
膀胱經 6%
三焦經 4%
大腸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健脾益氣,助藥力: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中烏頭、附子性寒,易傷脾胃,白朮可補脾益氣,防止藥物寒性過度,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發揮通經活絡、溫散寒邪的作用。

二、 調和藥性,防副作用:白朮能和中補氣,使寒熱之性得以調和,避免藥物過於偏寒而出現腹痛、噁心等副作用。同時,白朮可健脾利濕,幫助藥物排出體外,減少藥物毒副作用。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烏附通氣湯旨在通調氣機,而濕邪阻滯亦可致氣機不利。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化痰止咳,有助於去除痰濕,使氣機暢通。

2. 健脾益氣: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並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提高整體療效。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烏附通氣湯主治氣滯血瘀、水濕內停所致的胸悶氣短、腹脹便祕等症。澤瀉加入其中,可利水滲濕,助於排除體內積聚的水濕,減輕胸悶氣短、腹脹等症狀。
  2. 輔助烏附通氣: 烏附通氣湯以烏頭、附子為君藥,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但其溫燥之力較強。澤瀉性寒,可中和烏附之燥性,防止其過於燥烈,避免傷陰耗津。同時,澤瀉亦可幫助烏頭、附子通達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提高療效。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豬苓味甘淡,性平,歸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方中烏附辛熱,善於通絡散寒,但容易耗傷津液。豬苓能利水滲濕,補益脾胃,使藥力不至於燥烈,避免耗傷正氣,並促進水液代謝,更好地通利水道。
  2. 配合烏附:烏附善於通利水道,但其藥性偏燥,容易引起口渴、便祕等症狀。豬苓能滋陰潤燥,與烏附相輔相成,既能通利水道,又能滋陰潤燥,達到溫而不燥,通而不泄的效果。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解峻猛之性: 烏附通氣湯以烏頭、附子為君藥,性峻烈,容易傷及脾胃,導致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峻猛之性的功效,可以減輕烏頭、附子對胃腸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避免副作用。
  2. 補脾益氣,增強藥效: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氣虛的作用。烏附通氣湯主治寒凝氣滯,常伴有氣虛乏力等症狀。甘草加入其中,可以補益脾氣,增強正氣,更有利於藥物通暢經絡,達到驅寒止痛的效果。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烏附通氣湯以通調氣血、溫陽散寒為主要功效,木香的加入可以幫助行氣活血,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增強藥效。
  2. 疏肝理氣:木香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脅痛等症狀。烏附通氣湯常用於治療寒凝氣滯導致的痛經、腹痛等,加入木香可以配合烏附、香附等藥物,更好地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烏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理氣止痛: 烏藥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方中因寒邪阻滯經絡,氣機不暢,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烏藥可溫散寒邪,理氣止痛,緩解患者不適。
  2. 溫陽散寒: 烏藥能溫陽散寒,有助於驅散體內寒氣,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溫通經絡,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症狀。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辛散之性,可 疏肝解鬱,舒緩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其苦燥之性,可 理氣止痛,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

烏附通氣湯以烏藥、附子等溫陽散寒為主,香附的加入,既能 協調藥性,避免溫燥傷陰,又能 增強通氣止痛 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烏附通氣湯以通便為主,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於排泄宿便,緩解便祕。
  2. 補血益氣,調和藥性: 方劑中烏頭、附子等藥性較燥烈,容易耗傷氣血,而當歸能補血益氣,滋養肝腎,緩解藥性燥烈,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過於刺激腸胃。

總而言之,當歸在烏附通氣湯中起著活血通便、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佳,避免副作用。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烏附通氣湯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解烏附、香附等藥物可能引起的腹痛,使藥效更溫和。
  2. 調和藥性:烏附、香附等藥性偏燥烈,容易耗傷陰血。白芍性微寒,可滋陰養血,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損傷正氣。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方中加入山楂,有助於消食化積,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氣滯不通的症狀。
  2. 活血化瘀: 山楂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瘀血阻滯,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達到通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山楂在烏附通氣湯中發揮著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滯不通、腹痛、腹脹等症狀。

烏附通氣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是因為橘皮具有以下作用:

  1. 理氣寬中,行氣止痛:橘皮味辛性溫,能理氣寬中,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並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不良。
  2. 疏肝解鬱,降逆止嘔:橘皮能疏肝解鬱,降逆止嘔,對於肝氣鬱結、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烏附通氣湯中加入橘皮,不僅能增強通氣化痰之效,還能理氣止痛,疏肝解鬱,達到整體協調的效果。

主治功效


烏附通氣湯

烏附通氣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甘草、木香、烏藥、香附、當歸、白芍、山楂、橘皮。

烏附通氣湯組成介紹

  1.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2.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3.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4.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
  5.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6.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7.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8.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9.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10.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11.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12.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烏附通氣湯主治功效

烏附通氣湯主治新生和舊有疝氣。

總結

烏附通氣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白朮、茯苓、澤瀉、豬苓、甘草、木香、烏藥、香附、當歸、白芍、山楂、橘皮等中藥組成,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主治新生和舊有疝氣。

傳統服藥法


白朮7分,茯苓5分,澤瀉5分,豬苓3分,甘草3分,木香3分,烏藥1錢,香附1錢,當歸1錢,芍藥1錢,山楂1錢,橘皮1錢。
痛甚,加檳榔、玄胡索;脈沈細,惡寒,加吳萸。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活血、通利水道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新久疝氣。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烏附通氣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白朮7分,茯苓5分,澤瀉5分,豬苓3分,甘草3分,木香3分,烏藥1錢,香附1錢,當歸1錢,芍藥1錢,山楂1錢,橘皮1錢。 主治:新久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