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去惡清心湯
整體功效: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主治: 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
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九:“去惡清心湯,治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方中當歸、川芎、桃仁、乾薑、延胡索、琥珀、蒲黃、丹參、川牛膝、燈心草、蘇木、降香,皆活血化瘀之品,而當歸、川芎、桃仁、乾薑、延胡索、琥珀、蒲黃、丹參、川牛膝、燈心草、蘇木又兼通經止痛之功,故能治此證。”
《中醫臨床治療學》:“去惡清心湯,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川芎1錢,桃仁1錢5分,炮薑6分,楂炭3錢,延胡1錢,琥珀1錢,生蒲黃6分,熟蒲黃6分,丹參3錢,牛膝2錢,燈心3尺,蘇木3分,降香5分。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川芎、桃仁、乾薑、延胡索、琥珀、蒲黃、丹參、川牛膝、燈心草、蘇木、降香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川芎、桃仁、乾薑、延胡索、琥珀、蒲黃、丹參、川牛膝、燈心草、蘇木、降香均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去惡清心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當歸2錢,川芎1錢,桃仁1錢5分,炮薑6分,楂炭3錢,延胡1錢,琥珀1錢,生蒲黃6分,熟蒲黃6分,丹參3錢,牛膝2錢,燈心3尺,蘇木3分,降香5分。 主治:新産之後,惡露未行,不耐久坐,平卧太早,瘀血衝心,頭眩神昏,不能語言,萬分危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