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鳳銜珠丸中包含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腎壯陽,祛風止癢: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腎、膀胱經,具有溫腎壯陽、祛風止癢的功效。金鳳銜珠丸以溫腎壯陽為主要功效,蛇牀子可增強藥效,同時可治療因腎虛引起的濕疹、瘙癢等症。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金鳳銜珠丸中包含多種藥材,蛇牀子與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配合,可協同作用,達到溫腎壯陽、祛風止癢、補益精血的效果,提高藥效。
金鳳銜珠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中降逆: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丁香可以溫暖脾胃,降逆止嘔,緩解症狀。
二、行氣止痛: 丁香亦能行氣止痛,對於胃脘疼痛、腹痛、疝氣等病症,丁香可以溫通氣血,舒緩疼痛。
總而言之,丁香在金鳳銜珠丸中起到了溫中降逆止嘔、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金鳳銜珠丸中添加肉桂,主要是基於其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心、脾經,具有溫腎陽、助陽氣、散寒止痛之效。方中加入肉桂,可溫暖腎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因腎虛陽衰所導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症狀。此外,肉桂還可溫經散寒,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肢冷、腰痛等症狀。
因此,金鳳銜珠丸中加入肉桂,可有效地增強藥效,達到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目的。
金鳳銜珠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性味甘苦、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散結的功效。方中加入杏仁,旨在潤肺止咳,輔助其他藥物治療咳喘、痰多等症狀。
杏仁的潤肺作用,可以滋潤乾燥的肺部,緩解咳嗽、喉嚨幹癢等不適。其止咳功效,可以抑制咳嗽反射,減少痰液分泌,緩解咳痰症狀。因此,杏仁在金鳳銜珠丸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金鳳銜珠丸中加入白芨,主要是利用其止血生肌的作用。
白芨味甘、性微寒,入肺、肝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消腫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芨,可以輔助金鳳銜珠丸止血生肌,促進創傷癒合。
白芨的藥性與金鳳銜珠丸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血消腫,生肌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金鳳銜珠丸中含有吳茱萸,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效。對於寒邪客胃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吳茱萸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 降逆止嘔,和胃止痛: 金鳳銜珠丸主要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脘腹冷痛、噯氣呃逆等症,吳茱萸具有降逆止嘔、和胃止痛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緩解胃寒引起的各種不適。
金鳳銜珠丸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與金鳳銜珠丸補腎固精的功效相輔相成。
- 滋養肝腎:菟絲子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提高腎臟功能,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枸杞子、山藥等共同作用,起到滋陰補腎、養血安神的作用,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金鳳銜珠丸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如下:
- 溫肺散寒: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金鳳銜珠丸主要針對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細辛可溫肺散寒,宣肺止咳,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 通竅開竅:細辛亦有通竅開竅之效,可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白芷等共同作用,以達到通竅散寒、止痛的效果。
總之,細辛在金鳳銜珠丸中發揮溫肺散寒、通竅開竅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物之一。
金鳳銜珠丸中包含薏苡仁,主要源於其利濕健脾、清熱解毒之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之效。
方中以薏苡仁配伍其他藥物,旨在針對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水濕停滯等病症,起到清熱利濕、健脾化濕的作用,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金鳳銜珠丸中添加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金鳳銜珠丸主治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等,這些病症多與氣滯血瘀、脾虛濕困有關。砂仁加入方劑,可助行氣化濕,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2. 溫中散寒: 砂仁亦具溫中散寒之效,可緩解因寒氣入侵而導致的宮寒、痛經等症狀。金鳳銜珠丸中往往還含有其他溫陽散寒的中藥,砂仁的加入,可增強溫陽散寒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金鳳銜珠丸中加入牡蠣,主要有兩大原因:
- 平肝潛陽: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功效。對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等症狀,牡蠣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滋陰軟堅: 牡蠣性潤,能滋陰軟堅,化痰散結。對於一些由於肝腎陰虛、痰熱內阻所致的瘰癧、癭瘤、乳房腫塊等症狀,牡蠣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金鳳銜珠丸中加入牡蠣,是為了發揮其平肝潛陽、滋陰軟堅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金鳳銜珠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花椒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該方劑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月經不調等症,花椒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消散瘀血。
- 增強藥效,協調藥性:花椒與方劑中其他藥物配伍,可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例如,花椒可助桂枝溫陽散寒,並與川芎、當歸等活血化瘀藥物相配合,增強其止痛消腫的效果。
金鳳銜珠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在於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之效。方中加入麝香,可增強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效果,並可迅速通達病竈,加速藥效發揮。
此外,麝香還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而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鳳銜珠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行臍腹痛,以及男性陽事不舉、遺精、小便白濁等症。核心病機為腎陽不足,寒濕下注,或衝任失調所致的不孕及生殖功能障礙。
- 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因下焦虛寒,濕濁不化,帶脈失約。
- 臍腹痛:寒凝氣滯,經行不暢。
- 陽事不舉、遺精:腎陽虧虛,精關不固。
- 不孕:方劑名「銜珠」隱喻「得子」,結合溫補腎陽、暖宮散寒之效,旨在調理胞宮以助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腎助陽、散寒除濕為主,兼顧固精止帶,其組合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溫補腎陽,暖宮散寒
- 蛇床子:溫腎壯陽,燥濕祛風,專治陽痿、宮冷。
- 肉桂:補命門火,散寒止痛,助陽化氣。
- 菟絲子:平補腎陰陽,固精縮尿,益精種子。
- 川椒、吳茱萸:溫中散寒,燥濕止痛,尤善治下焦寒濕(如帶下、陰冷)。
2. 化濕濁,通絡開竅
- 母丁香、砂仁:理氣化濕,醒脾開鬱,助藥行氣。
- 薏苡仁:健脾滲濕,治帶下白濁。
- 麝香:活血通絡,開竅助藥力透達胞宮。
3. 斂精固脫,潤養結合
- 牡蠣:收斂固精,治遺精帶下。
- 白及:收斂止血,修復黏膜(古方用於瘡瘍,可能保護陰道內環境)。
- 杏仁:潤腸通便,防溫燥傷陰;亦可能取其「滑利」之性,助藥行滯。
4. 特殊用法設計
- 生蜜為丸:緩和藥性,兼潤燥解毒。
- 「入爐柔存」:可能指陰道納藥(古代「爐」或隱喻女性胞宮),直接作用於下焦。
- 「先動其情」:強調情志調動(類似現代「性誘導」),以助藥力與氣血相感。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通過溫腎陽、散寒濕改善生殖環境,結合芳香走竄(麝香、丁香)與收斂固攝(牡蠣、白及),既祛邪又固本,適用於虛寒性不孕、性功能障礙。其「局部用藥」設計(納丸)直達病所,體現古代「內外合治」思維,尤其針對下焦寒濕瘀滯之證。
傳統服藥法
蛇床子4錢,母丁香3錢,肉桂3錢,杏仁3錢,白及3錢,吳萸3錢,菟絲子3錢,北細辛3錢,薏苡仁3錢,砂仁3錢,牡蠣3錢,川椒3錢,麝香少許。
生蜜為丸,如櫻桃大。
每用1丸,入爐柔存,多待先動其情,待藥性行方交。1月後即有孕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鳳銜珠丸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鳳銜珠丸, 出處:《婦科玉尺》卷一。 組成:蛇床子4錢,母丁香3錢,肉桂3錢,杏仁3錢,白及3錢,吳萸3錢,菟絲子3錢,北細辛3錢,薏苡仁3錢,砂仁3錢,牡蠣3錢,川椒3錢,麝香少許。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經病臍腹痛,小便白濁,陽事不舉,遺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