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膏藥

JIN SI GAO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5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肝經 24%
心經 16%
胃經 9%
肺經 4%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4%
膽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絲膏藥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膏藥外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並改善組織修復。
  2. 滋養筋骨:當歸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滋養筋骨,促進骨骼再生,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金絲膏藥中加入當歸,可發揮活血化瘀、滋養筋骨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金絲膏藥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膏藥通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2. 通經活絡: 川芎能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膏藥的療效。同時,川芎還能疏散風寒,對於因風寒引起的疼痛也有輔助療效。

因此,金絲膏藥中加入川芎,能夠發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金絲膏藥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濕止痛: 蒼朮性溫燥,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燥濕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病症,蒼朮能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 蒼朮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減輕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金絲膏藥中加入蒼朮,可起到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病症。

金絲膏藥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效。金絲膏藥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跌打損傷等,白芷的加入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2. 疏通經絡: 白芷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金絲膏藥多用於外敷,白芷的加入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至患處,發揮更好的療效。

金絲膏藥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金絲膏藥多用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腫脹和疼痛。
  2. 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赤芍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皮膚病。金絲膏藥中加入赤芍,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作用,緩解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皮膚炎症。

金絲膏藥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木鱉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含有豐富的生物鹼、皁苷等成分,能有效地消散瘀血,緩解炎症,對於金絲膏藥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木鱉子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金絲膏藥治療的瘀血腫痛、筋骨扭傷等症狀,能夠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木鱉子作為金絲膏藥的組成成分,能夠有效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為金絲膏藥的療效提供重要的保障。

金絲膏藥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之功效。金絲膏藥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大黃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大黃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預防感染。

因此,金絲膏藥中加入大黃,可有效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金絲膏藥中含有烏頭,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 烏頭性溫熱,具有較強的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疼痛,與金絲膏藥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消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 烏頭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金絲膏藥中加入香油,主要是利用其以下特性:

  1. 潤滑性: 香油具備優良的潤滑性,能幫助膏藥更順滑地塗抹於患處,減少摩擦,避免因藥物黏貼造成的不適感。
  2. 滲透性: 香油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幫助藥物成分更有效地穿透皮膚,直達病竈,發揮藥效。
  3. 保濕性: 香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保濕效果,能滋潤皮膚,預防膏藥長時間貼敷造成的乾燥和刺激。

香油的加入,不僅能提高膏藥的舒適度,也能提升藥效的發揮,是金絲膏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絲膏藥中添加松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黏合性強:松香富含樹脂,具強黏著力,能將藥材緊密結合,形成不易脫落的膏藥,使藥物能長時間貼敷在患處,持續發揮藥效。
  2. 滲透性佳:松香的油脂成分有助於藥物滲透肌膚,將藥力送達病竈,提高藥效。同時,松香也能起到封閉毛孔、防止藥物揮發的作用,延長藥效。

金絲膏藥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減輕疼痛。
  2. 消腫止痛: 乳香能消腫止痛,對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因此,金絲膏藥中加入乳香,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達到治療效果。

金絲膏藥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金絲膏藥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沒藥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2. 生肌斂傷:沒藥亦有生肌斂傷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這對於金絲膏藥治療跌打損傷,促進傷口癒合非常重要。

主治功效


金絲膏藥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馮氏錦囊秘錄》及《秘傳外科方》的記載,金絲膏藥主要用於治療 打撲傷損,閃肭疼痛,風濕氣痛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等理論。

方中藥物可分為三組:

  1. 當歸、川芎、蒼朮、白芷,合為“當歸四逆湯”加減,具有溫陽化瘀、行氣活血、散風寒熱、消腫止痛的功效。此組藥物主要針對跌打損傷後局部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以及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肢體疼痛。

  2. 赤芍、木鱉子、大黃、草烏頭,其中赤芍、大黃和烏頭可視為“烏頭半夏湯”加減,具有涼血退火、利水消腫、破結軟堅、祛痰開竅、瀉下攻積、清熱解毒、鎮痙定驚、逐冷除痹的作用。此組藥物進一步加強了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並能清除體內積熱,緩解因瘀血、痰濕阻滯所致的各種症狀。烏頭的使用,增強了鎮痛效果,特別是針對風濕痺痛。

  3. 香油、松香、乳香、沒藥,具有潤腸通便、滋養皮膚、收斂固澀、殺蟲止癢、活血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此組藥物一方面作為基質,便於藥物成膏、外敷;另一方面,乳香、沒藥進一步加強活血止痛、生肌斂瘡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松香的收斂作用,也有助於控制局部滲出。

此外,方中還提到使用自然銅、白芨、桑白皮、白蘞、韶粉、木香、琥珀、安息、雲、竭、香結等藥物,進一步增強了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止痛、安神定志等功效,使方劑的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綜上所述,金絲膏藥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實現了溫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多重功效,從而有效治療打撲傷損、閃肭疼痛、風濕氣痛等病症。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標本兼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當歸 川芎 蒼朮 香白芷 赤芍藥 木鱉子 大黃 草烏頭各五錢 香油四兩 瀝青半斤 松香半斤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2錢5分
前八味同香油4兩熬,去滓;瀝青、松香看熬軟硬,冬軟些,夏硬些;乳香、沒藥攤時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絲膏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陰虛火旺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金絲膏藥, 出處:《馮氏錦囊·雜症》卷七。 組成:當歸5錢,川芎5錢,蒼朮5錢,香白芷5錢,赤芍藥5錢,木鱉子5錢,大黃5錢,草烏頭5錢,香油4兩,瀝青半斤,松香半斤,乳香(另研)2錢5分,沒藥(另研)2錢5分。 主治:打撲傷損,閃肭疼痛,風濕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